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大显(大显)
后汉书祭祀志论且帝王所以能大显于后者实在其德加于民
分类:大显
《国语辞典》:大显威风(大显威风)  拼音:dà xiǎn wēi fēng
展现威势、声势。如:「今年奥运,中华代表队大显威风,一举拿下七面金牌,战果辉煌。」
《國語辭典》:大显神通(大顯神通)  拼音:dà xiǎn shén tōng
形容充分展现高人一等的本领。《西游记》第八九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國語辭典》:大显身手(大顯身手)  拼音:dà xiǎn shēn shǒu
充分显露、展示自己的本领才干。如:「好不容易盼到正式比赛,我可不愿失去这大显身手的机会。」
《國語辭典》:丕显(丕顯)  拼音:pī xiǎn
伟大光明。《书经。君牙》:「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宋史。卷一三二。乐志七》:「丕显神谟,惟后之则。」
分類:大显英明
《漢語大詞典》:丕阐(丕闡)
犹言大显。宋史·礼志十七:“偃革息民,恢儒建学。声明丕阐,轮奂一新。”
分類:大显
《漢語大詞典》:诞发(誕發)
大显。 汉 杨修 《司空荀爽述赞》:“其德允明,诞发幼龄。”《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诞发兰仪,光启玉度。” 吕延济 注:“诞,大。”隋书·炀帝纪上:“先师 尼父 ,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 文 武 之道。”
分類:大显
《漢語大詞典》:洪赫
大显。《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六》:“察火於灰,不覩洪赫之烈。” 刘良 注:“察火於灰,无见赫烈。”
分類:大显
《國語辭典》:显赫(顯赫)  拼音:xiǎn hè
声名显要昭彰。《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达皇佐之高勋兮,驰仁声之显赫。」《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光宠显赫,古今无二。」
《漢語大詞典》:高显(高顯)
(1).宏大显敞。《后汉书·文苑传·杜笃》:“宫室寝庙,山陵相望,高显弘丽,可思可荣。” 宋 司马光 《秀州真如院法堂记》:“ 真如 故有堂,庳狭不足以庥学者, 清辨 与同术 惠宗 治而新之,今高显矣。”
(2).宏大辉煌的建筑。汉书·五行志上:“ 定公 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先是, 季氏 逐 昭公 , 昭公 死于外。 定公 即位,既不能诛 季氏 ,又用其邪説,淫於女乐,而退 孔子 。天戒若曰,去高显而奢僭者。”
(3).高耸,突出。左传·昭公十八年“ 宋 、 衞 、 陈 、 郑 皆火。 梓慎 登 大庭氏 之库以望之” 晋 杜预 注:“ 大庭氏 ,古国名,在 鲁 城内, 鲁 於其处作库,高显,故登以望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北有 女观山 ,厥处高显,回眺极目。”
(4).高贵显赫的位置。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援之幽穷之中,推之高显之上。”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玄宗》:“ 林甫 种种之谋,亦既愚甚矣。何至倚腹心于 胡 虏,托高显于寒微,岂不益速其祸哉!”
《漢語大詞典》:伟兆(偉兆)
大显征兆。 晋 左思 《魏都赋》:“盖亦明灵之所酬酢,休徵之所伟兆。” 张铣 注:“休徵大示於天下。”
分類:大显征兆
《漢語大詞典》:崇赫
(1).高贵显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僧家考课:“按僧寺高下,起于 宋 南渡,等级截然。 杭州 五大刹,俱御前亲题,最为崇赫。”
(2).高大显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其洞宏朗雄拓,门亦西北向,仰眺崇赫。”
《漢語大詞典》:鸿显(鴻顯)
盛大显赫。 明 汤显祖 《〈王季重小题文字〉序》:“生于隐屏,山川人物居室游御鸿显高壮幽奇怪侠之事,未有覩焉。”
《漢語大詞典》:弈赫
盛大显赫貌。弈,通“ 奕 ”。 唐 独孤及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诗:“爱君如金锡,昆弟皆茂异。弈赫连丝衣,荣养能锡类。”
《漢語大詞典》:弘彰
光大显扬。 唐 黄滔 《知白守黑赋》:“弘彰典式,克免危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