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天水略阳人,字大圭。权德舆子。宪宗元和二年擢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有美称。宰相李宗闵荐为中书舍人。时李训得宠,以《周易》博士居翰林,璩与舍人高元裕、给事中郑肃、韩佽等连章劾训倾覆阴巧,且乱国,不宜出入禁中,不听。及宗闵贬,璩亦贬阆州刺史。文宗怜其母病,徙郑州。训诛,时人以为璩明祸福大体,能世其家。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大圭,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崔绶子。懿宗咸通七年(866)登进士第。与皮日休友善,有诗唱和。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六四。《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 【介绍】: 宋广德军人,字晋之,一作搢之。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以文章著名。历秘书省正字、著作郎。高宗建炎中为刘珏属官,坐失洪州除名,编管岭南。绍兴中以左朝请郎直秘阁,后主管台州崇道观。
全宋诗
何大圭,字晋之,广德(今属安徽)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光绪《广德州志》卷四一)。宣和初为太学录(《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六年(一一二四)迁秘书省正字(同上书选举二○之三)。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坐失豫章除名编管岭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六)。绍兴二十年(一一五○),以左朝请郎直秘阁(同上书卷一六一)。
汪大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布衣。高宗绍兴二十年,秦桧以其讪谤朝政,编管之。
杜大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光宗朝乡贡进士。曾搜集建隆至绍兴间诸文集所载名臣碑铭、行状及国史、实录之传记,编成《名臣碑传琬琰集》,所录篇章今多不见于他书。
全宋文·卷六五九七
杜大圭,光宗时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进士。有《名臣碑传琬琰集》一○七卷存世。
赵大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四一三
赵大圭,宁宗时人,嘉定中任嘉定府洪雅县主簿。
赵大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三○九
赵大圭,嘉定十三年为洪雅主簿。
何大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七六○
何大圭,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定十四年以两优释褐,被称为「释褐状元」。见《宝庆四明志》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275 【介绍】: 宋泉州南安人,字圭叔,号朴卿。杨昭复弟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出知兴化军,以俸钱代输中户以下赋,著《莆阳拙政录》。迁知漳州军,节制左翼屯戍军马,未行。蒲寿庚降元,捕大圭命署降表,不从,变服逃入海,为寿庚所追杀。有《易经集解》、《春秋或问》、《学易管见》等。
全宋文·卷八二三九
吕大圭(一二二七——一二七五),字圭叔,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少嗜学,师事王昭复。登淳祐七年进士,授潮州教授,改赣州提举司干官。秩满,连调袁州、福州通判,升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兼崇政殿说书。出知兴化军。德祐元年转知漳州,节制左翼屯戍军马。未行,蒲寿庚降元,强署降表,大圭不署,变服逃入海,为寿庚追杀,年四十九。著有《易经集解》、《学易管见》、《春秋或问》(存)、《春秋五论》(存)、《论孟集解》等。见《宋季忠义录》卷八。
张大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二○
张大圭,咸淳时庆元府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景定三年第进士。见《延祐四明志》卷六,天顺《宁波郡志》卷九。
释正璋 朝代: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
禅师。名正璋。字大圭。闽之福清人也。福清风习贾利。璋弗染也。独以圣贤理学为务。久之。企慕禅宗。走湖南。依绝听沙门。试经得度。有禅者。寄宿偶诵云。水乡水阔地多湿。六月花蚊嘴似铁。夜半起来恼不彻。恼不彻。床头一柄扇。无端又打折。璋惊喜曰。是谁之语也。正璋愿见其人。禅者熟视久之曰。其人往矣。当今东屿禅师。是其嫡传也。然不契其语者。难入其室。即契其语者。亦然。璋心疑曰。奇哉。语既相契。而室复不容入耶。即趋武林。见东屿海于灵隐。投心请益。海曰。深深无底。高高绝攀。思之转远。寻之复难。上座作么生会。璋慄执不敢犯。良久。拟再礼。忽心地开通。乃厉声曰。古今成现事。何必待思惟。海微哂曰。思惟既不涉。来此欲何为。璋曰。将谓无人證明。便趋出。海公喟然曰。鼓角动也。乃挝鼓集众曰。山僧三十年。举狗子无佛性话。鲜有善别机宜者。今晚不用如何若何。速道将来。若也相应。有条断贯索子。亲手分付。璋出对曰。狗子佛性无。觑著眼睛枯。瞥地翻身去。唵室利苏卢。于是。璋得承记莂。机锋莫禦。即素知名者。皆左袒之。海公举璋。以应吴人之请。璋坚辞曰。正璋应世之才。固不如人。但平居简点。触境逢缘。设有一念不与古圣相合。欲为人师范。则其患害可胜言哉。正璋知为人师之患。实不敢居也。海叹美。间闽有豪客。游飞来峰。见璋端伟非常。询知同里。因请曰。能复我故土乎。愿为师治装南行。师笑肯之。遂买舟载与同归。至建宁。游斗峰。璋爱而居之。斗峰老屋数楹。仅蔽风雨。客倾囊金欲为整葺。璋曰。不可。吾本假公舟。以入山耳。建置之举。非初约也。且役役土木。有妨道业。公欲如此求福。其福鲜矣。于是。衲子闻风而聚。渐成法席。乡曲贵人。劝请开堂。乃升座拈香罢。良久曰。黄金虽贵。入眼成尘。便下座。耆宿惊喜。以为天目再见。盖璋乃天目礼四世之孙也。又曰。玉宇霜清。琼林叶落。一句全提。万机寝削。作者好求无病药。又曰。昨夜三更里。雨打虚空湿。狸奴知不知。倒上树梢立。璋说法峻峭。约多类此。然室中不以声色拒人。入室者。自失其度。故常叹曰。若是真战将。百万壁中。如入无人之境。稍有较强弱。顾矢石之心。则屈矣。四方疏请。不出。竟终老于斗峰。告寂。有偈曰。生本不生。灭亦无灭。幻化去来。何用分别。大众珍重。不在言说。便合掌入灭。 赞曰。为师之患。甚于为国。为国之失。乱居一时。为师之失。毒流万世。盲类交引。可胜述哉。大圭寥寥数语。真龟镜也。故其开辟斗峰。恰与諲神鼎相类。至今寤寐间。犹喜遇其白发婆娑。机语噀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泉州晋江人,字恒白,号梦观道人。俗姓廖。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顺帝至正中居泉州紫云寺。有《梦观集》。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妙恩禅师)其法嗣大圭颂曰。碧眼庞眉解魇人。容求单位笑欣欣。一朝添五百閒汉。大屋泼天开紫云。师将示寂。偈曰。不用剃头。不须澡浴。一堆红𦦨。千足万足。既火。舍利如雨而下。圭亦有行解。博极儒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纸贵一时。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大圭,字恒白,号梦观。姓廖氏,晋江人也。父曰休庵,家世儒学。圭初亦习帖括,苦志勤学。稍长,善属文,有声于时。父忽诏之曰:“吾为佛不果,吾以汝舍佛,汝其毋违。”圭乃礼开元广漩得度。凡三历职,而至分座秉拂,宣政院檄主承天,谢不起,客有劝之者,示以偈云:“几年学得舞腰肢,到处身将竿木随。底事逢场羞作戏,只愁笑倒邓禅师。”又云:“水牯还生水牯儿,入田不放鼻头低。秋来禾麦多成稗,空负先农一把犁。”乃相视一笑而罢。尝筑室开元之西,曰“梦观堂”。吟咏自怡,素性爽特,学博识端,为文似柳,为诗似陶。吴鉴称其为圆机之士,能贯儒释而一之,真知言哉。所著有《梦观集》、《紫云开士传》,今读其书,自唐迄元,传七十二人,以匡护始,以契祖终。祖之嗣曰始照,曰崇会,其行事皆有可传。而圭乃自记曰:“照,吾尝侍其旁,掌其记。会,吾尝分其坐,知之固甚详。然必为之传,则私而谀矣。故系其名于祖传,以俟作者传之。”于戏!可想见圭之为人。

人物简介

元诗选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钦定四库全书·梦观集·提要
(臣)等谨案梦观集五卷元释大圭撰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晋江人至正间居泉州之紫云寺其集本二十四卷首为梦法一卷梦偈一卷梦事一卷次为诗六卷次为文十五卷所谓梦法梦偈梦事者皆宗门语录不当列之集中其杂文亦多青词疏引不出释氏之本色均无可取惟其诗气骨磊落无元代纤秾之习亦无宋末江湖蔬笋之气吴鉴称其华实相副词达而意到不雕镂而工去纂组而丽屏耘锄而秀虽朋友推奖之词然核以所作亦不尽出于溢羙盖石湖剑南之馀风犹存于方以外矣今刋除其梦法等卷并删除其杂文惟录古今体诗编为五卷沙砾既捐精华斯露取长弃短期于不失雅音其三乘宗旨听释氏之徒自传之固不必为彼法计也
诸大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诸大圭(1526年—1583年),字信夫,号曙海,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匠籍,嘉靖壬子解元,万历丁丑进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四十一名进士。官工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