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障(邊障)
亦作“ 边鄣 ”。亦作“邉障”。 边境上的城堡、要塞。新唐书·回鹘传下·薛延陀:“方帝幸 洛阳 ,将遂封 泰山 , 夷男 与其下谋曰:‘天下封 泰山 ,万国皆助兵,悉会行在,边鄣空单, 思摩 ( 李思摩 )可取也。’”新唐书·回鹘传下·刘昌传:“ 昌 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鋭新,边障妥寧。” 宋 韩琦 《感事》诗:“一来边障地,走马过三秋。” 明 冯梦龙 《邯郸梦·特诏赐环》:“以朕一时不明,陷汝三年邉障。”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大气槖山川,雄风被边障。”
《漢語大詞典》:镇戍(鎮戍)
(1).镇守,戍守。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夫 夏口 ,贼之衝要,宜选名将以镇戍之。”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往年镇戍到 蘄州 , 楚 山萧萧笛竹秋。”《元典章·兵部一·逃亡》:“窝主隣佑人等不以镇戍军情为重,隐留在家宿食,不行出首。”
(2).指驻防军的营垒、城堡。北齐书·元景安传:“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 突厥 强盛,虑或侵边。仍詔 景安 与诸军缘塞以备守。”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修默 避之,先往,至一镇戍,方息於逆旅, 郊 续至。”
《漢語大詞典》:疑城
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魏文帝 出 广陵 ” 裴松之 注引 晋 干宝 《晋纪》:“ 魏文帝 之在 广陵 , 吴 人大骇,乃临 江 为疑城,自 石头 至于 江乘 ,车以木楨,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 魏 人自 江 西望,甚惮之,遂退军。”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十:“怪石千滩险,疑城百里高。”
《漢語大詞典》:山关(山關)
依山而建的城堡。《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流池自化造,山关固神营。” 张铣 注:“因流为池,据山为城,若化造神营,非人力能致。”
分類:城堡
《漢語大詞典》:关戍(關戍)
边界上的关隘、城堡。后汉书·刘焉传:“ 松 ( 张松 )兄 广汉 太守 肃 惧祸及己,乃以 松 谋白 璋 ,收 松 斩之,勑诸关戍勿復通。” 唐 孟浩然 《长安早春》诗:“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五代 齐己 《送赵长史归闽川》诗:“ 荆门 与 闽 越 ,关戍隔三千。”
《漢語大詞典》:边堡(邊堡)
边境上的城堡。魏书·彭城王勰传:“致小竖 伯之 ,驱率蚁徒,侵扰边堡。”金史·地理志上:“边堡, 大定 二十一年三月, 世宗 以 东北路 招讨司十九堡在 泰州 之境,及 临潢路 旧设二十四堡障参差不齐,遣大理司直 蒲察张家奴 等往视其处署。” 明 卢象升 《参玩防明侦哨疏》:“至分遣侦役,或有违玩疏失,其罪先究边堡守备。”《报告文学》1984年第5期:“人们发现了修筑于 金 代的边堡。边堡的一个瞭望哨位上,遗存了一两米厚的灰烬。”
分類:边境城堡
《漢語大詞典》:戍堡
边防驻军的营垒、城堡。 清 周亮工 《初闻徙信寄白门罗星子等》诗:“一带黄云迷戍堡,半生明月梦 秦淮 。”
《漢語大詞典》:幽障
指边塞上的小城堡。后汉书·祭肜传论:“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 唐 张九龄 《贺诛奚贼可突干状》:“背恩之贼,既已诛锄,幽障廓清,华夷俱静。” 金 元好问 《邓州相公命赋喜雨》:“烽零带湿闲幽障,麦陇分清入废田。”
《漢語大詞典》:戍逻(戍邏)
(1).戍守、巡逻边境的兵士。《晋书·羊祜传》:“於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餘顷,大获其利。”梁书·王僧辩传:“於是缘 江 戍逻,望风请服。”《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减戍逻之半,用以垦田八百餘顷。”
(2).边防驻军的城堡。北齐书·斛律金传:“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餘所。”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设监牧,畜牛马,军城戍逻,万里相望。”
《漢語大詞典》:收保
古代边境上设置的兼有储藏物资和防卫作用的小城堡。保,通“ 堡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匈奴 每入,烽火谨,輒入收保,不敢战。”
《国语辞典》:古堡  拼音:gǔ bǎo
年代久远的城堡。如:「这座古堡无不赶紧维修恐会坍塌。」
分类:久远城堡
《漢語大詞典》:鄣塞
古代防守国境的城堡关塞。史记·张仪列传:“料大王之卒……除守徼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隋书·周摇传:“ 摇 修鄣塞,谨斥候,边民以安。” 清 陈廷敬 《出关门百里宿沙河站》诗:“一片山河围鄣塞,几家烟火接边庭。”
《漢語大詞典》:屯堡
亦作“ 屯保 ”。 驻有军队的城堡。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出入河山之际,六百餘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肆耕其中。”新唐书·王世充传:“ 高祖 詔 秦王 率兵攻之,至 新安 ,屯保多下,败 世充 于 慈涧城 。”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不立屯堡,不据城郭。”
分類:军队城堡
《漢語大詞典》:关候(關候)
(1).设立在要道上供守望用的城堡。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关候士吏搜索得珠十枚於继母镜奩中。”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又界上严立关候,杜废间蹊。” 南朝 梁 柳恽 《赠吴均》诗之一:“关候日辽絶,如何附行旅。”
(2).候关之吏。三国志·蜀志·陈震传:“ 震 入 吴 界,移关候曰:‘…… 震 以不才,得充下使,奉聘叙好,践界踊跃,入则如归。’”
《漢語大詞典》:城坞(城塢)
作为屏障的小型城堡。后汉书·西羌传·滇良:“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 桥,欲度兵击 迷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