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哈伯太空望远镜(哈伯太空望远镜)  拼音:hā bó tài kōng wàng yuǎn jìng
绕行地球的光学太空望远镜,口径2.4公尺,于西元一九九〇年发射升空。
《国语辞典》: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拼音:guó jì rì qí biàn gēng xiàn
地球上一条为划分相连两日的假想线。参见「国际换日线」条。
《国语辞典》:同步卫星(同步卫星)  拼音:tóng bù wèi xīng
太空卫星之一。其飞行速度和角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和角度完全相同,因此,在地面观看是静止不动的,可用来监测气象、军事及传播电讯。
《国语辞典》:天然资源(天然资源)  拼音:tiān rán zī yuán
地球上天然产生的资源。如森林、石油、水力、风力。
《国语辞典》:卫星日蚀(卫星日蚀)  拼音:wèi xīng rì shí
人造卫星与地球同步运转绕行于太空中,当卫星太阳能源击光板挡住光源时所造成的现象。此时卫星因无法转换能源而暂停播送讯号回地球。此现象每年春分及秋分前后都会发生。
《国语辞典》: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拼音:wēn shì xiào yìng
阳光以短波形式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表面,地球吸收后以长波形式辐射回去时,却会被大气层中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气体吸收,又传回地球,使地表温度逐渐上升,犹如一个大温室,称为「温室效应」。
《国语辞典》:震波测勘(震波测勘)  拼音:zhèn bō cè kān
一种地球物理探勘方法。利用人工爆震所产生的震波,探测地下可能储存油气的地质构造或矿床,简称为「震测」。
《国语辞典》:原子战争(原子战争)  拼音:yuán zǐ zhàn zhēng
利用战略空军、飞弹、地球卫星等战略运载系统投放核子武器的战争。
《国语辞典》:周年视差(周年视差)  拼音:zhōu nián shì chā
恒星看起来的位置,会随著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而改变,在一年当中的变化量称为「周年视差」,可据此估计恒星距离。
《国语辞典》:昼短夜长(昼短夜长)  拼音:zhòu duǎn yè cháng
地球绕著太阳公转,当太阳位在南(北)半球上方时,北(南)半球会形成白天短,晚上长的情形。
《国语辞典》:宇宙射线(宇宙射线)  拼音:yǔ zhòu shè xiàn
由地球外部以极高速度飞驰的射线。参见「宇宙线」条。
《国语辞典》:赤道面  拼音:chì dào miàn
由地心垂直于地球转轴画一平面,称为「赤道面」。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二十三度半,因斜交遂形成夏天白昼较长,冬天白昼较短的季节变化。
《国语辞典》:磁南极(磁南极)  拼音:cí nán jí
是地球磁场垂直向上至地表的点。地磁南极的点随时间不停的变化。地磁南极与地理南极的位置并不相同。也称为「地磁南极」。
《国语辞典》:磁偏角  拼音:cí piān jiǎo
磁北与地球正北线在水平向上的夹角。
《国语辞典》:磁倾角(磁倾角)  拼音:cí qīng jiǎo
在地球表面上的磁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