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不空译。略名仁王仪轨,仁王般若仪轨等。说念诵仁王经之秘密作法。
末田底迦度龙罽宾国
【佛学大辞典】
(故事)佛尝记曰:我涅槃之后,有末田底迦阿罗汉,于罽宾国安人弘扬佛法。如来寂灭后五十年,阿难弟子有末田底迦,闻佛记大喜,便来此国,宴坐大山岭,现大神变。龙见而深信问所须,阿罗汉曰:愿于地内得容膝地。龙王缩水奉施,罗汉以神通广身,龙王纵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地于阿罗汉,于此西北留一池。龙王曰:五百罗汉常受我供,欲至法尽,若法尽后,还以此国为居地。末田底迦许之。见阿育王经七,毗奈耶杂事四十,善见律六,西域记三。
玉琳国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三十二祖传曰:「通琇号玉林,毗陵杨氏子,顺治十五年世祖章皇帝诏入禁中万善殿焚修,封大觉禅师。庚子春遣使赐紫衣,加封大觉普济禅师。其冬复诏来京,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辛丑春南还,住天目山师子正宗寺。丙辰(康熙十五年)八月顺寂,春秋六十有三,僧腊四十有四。」
甘露味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华严之善财童子所访五十三善知识中,青莲花香长者之住国也。探玄记十九曰:「甘露味者,救生善巧之胜味也。」
本国土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佛本时之同居土,寂光土之妙也。
吉祥茅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王舍城之别名也。慧琳音义六曰:「吉祥茅国,古名王舍城,即摩竭陀国之正中心。古先君王之所都处,多出胜上吉祥香茅,因以为名。亦名上茅城,崇山四周,以为外郭。」
守护国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之略名。
守护大千国土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山南面大树林中,时毗耶离国有天变地妖,国土人民号哭,佛集大梵天王及诸天诸鬼神说守护大千世界之秘法。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卷,唐般若,牟尼室利同译,有十一品。陀罗尼功德仪轨品,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譬如医治婴孩病,使母服药。智旭师云:按此经所谈之法相义理,与大集经第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全同,但次第稍异耳,文理兼畅,最宜流通。
安国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杭州盐官山海昌院之齐安国师,嗣法于马祖,见五灯三。
安乐国
【佛学大辞典】
(界名)西方极乐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佛学常见辞汇】
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
伊兰拿钵伐多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I^rin!aparvata,中印度之境。多小乘之学徒。见西域记十。
佛入中国之始
【佛学大辞典】
(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三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术,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五六分,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按此乃佛法入中国之始。申毒即身毒也。视列子所载周穆王时化人事,尤为明显矣。」野客丛书四:「佛法之入中国,其来久矣。观魏略西戎传曰:昔汉哀元寿元年,博士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传浮屠经。又观刘向列仙传。序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则知汉成哀间,已有佛经矣。观汉武故事,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降,得金人之神,上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馀,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又元狩三年,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帝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道人。知是劫灰。又知佛法自武帝时,已入中国矣。今人惟知佛法入中国,自明帝始,不知自武帝始也。薛正己记,仲尼师老聃,师竺乾,审是则佛入中国,又不止于武帝。」
佛生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印度也。
佛国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所住之国土,又佛所化之国土也。净土固为佛国,秽土就佛之所化,亦可云佛国,如娑婆世界为释迦如来之佛国。维摩经嘉祥疏一曰:「净秽等土无非佛国,若言净土但得净不兼秽。」大乘义章十九曰:「言佛国者,摄人之所,目之为国,约佛辨国,故名佛国。」
【俗语佛源】
即佛所住的国土或佛所教化的国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言佛国者,摄人之所,目之为国;约佛辨国,故名佛国。」如净土宗称阿弥陀佛所住之西方极乐世界为佛国。就现实世界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大多数都信仰佛教,这样的国家也可以称为佛国。如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等。在这些国家里,不仅信佛的人数多,而且他们的民族文化,也与佛教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佛教代表他们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在缅、泰、老、柬等国的佛教徒称为上座部佛教,其社会风尚尤为特殊,每个信仰佛教的男子,一般要出家过一段寺院生活,再还俗从事社会职业。特别是泰国,尊佛教为国教,在全国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佛教徒。泰国人民亦以「佛国」自豪。在清代诗中如方文《麻城访槁木大师》诗句:「普天披发奈渠何,我党逃名佛国多。」则指佛门而言。此外,佛教名胜、建筑和文化的荟萃之地,也称为「佛国」。如浙江普陀山被誉为「海天佛国」。(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