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家道消乏  拼音:jiā dào xiāo fá
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韩子文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
《国语辞典》:家无斗储(家无斗储)  拼音:jiā wú dǒu chú
家中没有馀粮储藏。形容生活极为贫穷困苦。《晋书。卷九一。儒林传。王欢传》:「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国语辞典》:钻牛犄角(钻牛犄角)  拼音:zuān niú jī jiao
比喻思想固执,自陷于困苦的境地。如:「事情过去就算了,你可千万不要钻牛犄角。」
《国语辞典》:患难见真情(患难见真情)  拼音:huàn nàn jiàn zhēn qíng
在困苦艰难的处境中才能看出真诚的感情。如:「越是知己,越是『患难见真情』。」
《国语辞典》:吃一顿挨一顿(吃一顿挨一顿)  拼音:chī yī dùn āi yī dùn
形容三餐不继,生活困苦。《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脚下是吃一顿挨一顿,这么样儿的苦法。」
《国语辞典》:辛辛苦苦  拼音:xīn xīn kǔ kǔ
非常困苦劳累。如:「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们养大成人。」《红楼梦》第六七回:「大哥哥辛辛苦苦的带了东西来,姐姐留著使罢,又送我们。」
《国语辞典》:涂炭生灵(涂炭生灵)  拼音:tú tàn shēng líng
比喻使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今无忌先朝之大德,舍下之至亲,听受邪谋,遂怀悖逆,意在涂炭生灵。」《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五》:「若能顺时达变,可保富贵,毋为涂炭生灵,自贻后悔。」也作「涂炭生民」。
《国语辞典》:涂炭生民(涂炭生民)  拼音:tú tàn shēng mín
比喻使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明。沈采《千金记》第二六出:「狂秦暴虐,涂炭生民,毒起干戈,云绕寰宇。」也作「涂炭生灵」。
《国语辞典》:逃出生天  拼音:táo chū shēng tiān
脱离困苦环境或逃离灾难,渐入佳境。如:「期末考结束的那天,就是我们逃出生天的时候了。」
《国语辞典》:质妻鬻子(质妻鬻子)  拼音:zhì qī yù zǐ
典卖妻儿,以求苟活。形容生活极为困苦。宋。陆九渊〈与辛幼安〉:「隳家破产,质妻鬻子,仅以自免。」也作「卖妻鬻子」。
《国语辞典》:出头天(出头天)  拼音:chū tóu tiān
闽南方言称露出头来的日子,比喻脱离困苦的环境。如:「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终于出头天了!」
《国语辞典》:半菽不饱(半菽不饱)  拼音:bàn shú bù bǎo
形容生活困苦。《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饮食贫难曰半菽不饱,厚恩图报曰每饭不忘。」
分类:困苦
《国语辞典》:不辞劳怨(不辞劳怨)  拼音:bù cí láo yuàn
不推却辛劳困苦。如:「警察不辞劳怨的继续执行任务。」
《国语辞典》:颠连困苦(颠连困苦)  拼音:diān lián kùn kǔ
颠沛流离,生活困苦。如:「在抗日战争时,老百姓四处逃难,颠连困苦。」《野叟曝言》第四○回:「到半夜醒转,想起素臣只身远窜,举目无亲,野店荒郊,风霜雨雪,一种颠连困苦之状,重复悲伤起来。」
《国语辞典》:弹铗无鱼(弹铗无鱼)  拼音:tán jiá wú yú
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参见「弹铗」条。明。张凤翼《红拂记》第六出:「寒灯欹枕听夜雨,堪怜弹铗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