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阖闾元年〉~48~
阖闾既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王曰:「为钩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于众夫子之钩乎?」作钩者曰:「吾之作钩也,贪而杀二子,舋成二钩。」王乃举众钩以示之:「何者是也?」王钩甚多,形体相类,不知其所在。于是钩师向钩而呼二子之名:「吴鸿,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绝于口,两钩俱飞著父之胸。吴王大惊,曰:「嗟乎!寡人诚负于子。」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
典故
相关人物
吴鸿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王曰:「为钩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于众夫子之钩乎?」作钩者曰:「吾之作钩也,贪而杀二子,舋成二钩。」王乃举众钩以示之:「何者是也?」王钩甚多,形体相类,不知其所在。于是钩师向钩而呼二子之名:「吴鸿,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绝于口,两钩俱飞著父之胸。吴王大惊,曰:「嗟乎!寡人诚负于子。」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

例句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典故
相关人物
吴回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689~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颜回


《论衡》卷四《书虚》
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昌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

例句

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 刘威 伤曾秀才马

典故
吴猛约

相关人物
吴猛


《晋书》卷九十五〈艺术列传·吴猛〉~2482~
吴猛,豫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年四十,邑人丁义始授其神方。因还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庾亮为江州刺史,尝遇疾,闻猛神异,乃迎之,问己疾何如。猛辞以算尽,请具棺服。旬日而死,形状如生。未及大敛,遂失其尸。识者以为亮不祥之徵。亮疾果不起。
典故
吴嚭

相关人物
伯嚭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吴以为大夫。……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例句

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 张说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

典故
吴起

相关人物
吴起


《史记》卷六十五《吴起列传》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柰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例句

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 唐彦谦 客中感怀

非唯吴起与穰苴,今古推排尽不如。 方干 贼退后赠刘将军

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吴王旧国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666~
吴地,斗分野也。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尽吴分也。……自寿梦称王六世,阖庐举伍子胥、孙武为将,战胜攻取,兴伯名于诸侯。至子夫差,诛子胥,用宰嚭,为粤王句践所灭。
典故
吴盐胜雪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梁园吟〉
我浮黄云去京阙【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何用孤高比云月】。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粱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沈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典故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20~
竽瑟狂会,搷鸣鼓些。宫庭震惊,发《激楚》些。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汉·王逸注:「吴、蔡,国名也。歈、讴,皆歌也。大吕,六律名也。《周官》曰:舞《云门》,奏大吕。言乃复使吴人歌谣,蔡人讴吟,进雅乐,奏大吕。五音六律,声和调也。」
典故
隐之感邻

相关人物
吴隐之
 
韩康伯


《晋书》卷九十《良吏传·吴隐之传》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魏侍中质六世孙也。隐之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年十馀,丁父忧,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殷浩之姊,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转参征虏军事。

例句

隐之感邻,王修辍社。 李瀚 蒙求

典故
月入怀中

相关人物
孙坚
 
孙坚夫人(吴氏)
 
孙策


《搜神记》卷十~74~
孙坚夫人吴氏,孕而梦月入怀。已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怀。以告坚曰:「妾昔怀策,梦月入怀;今又梦日,何也:」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
典故
坐无毡

相关人物
吴隐之


《晋书》卷九十《良吏传·吴隐之传》
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例句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杜甫 戏简艽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

典故
吴宫伤燕
  
巢幕吴宫


《越绝书》卷二《外传记吴地》
西官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

简释

吴宫燕:喻无辜受害者。南朝来鲍照《代空城雀》:“犹胜吴官燕,无罪得焚巢。”


例句

犹胜吴宫燕。无罪得焚窠。 鲍照 代空城雀

《國語辭典》:吴钩(吳鉤)  拼音:wú gōu
武器名。一种弯形的刀,相传为吴王阖闾所做。后泛指锋利的宝刀。南朝宋。鲍照〈结客少年场行〉九首之一:「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宋。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吴鸿(吴鴻)
春秋 时 吴 人。其父杀之,以其血涂金,铸成钩,进献 吴 王。故亦以为钩名。钩,形似剑而曲。后泛指宝剑或利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復命於国中作金鉤,令曰:‘能为善鉤者,赏之百金。’ 吴 作鉤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鉤,献之 闔閭 ,诣宫门求赏。王曰:‘为鉤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於众夫子之鉤乎?’……於是鉤师向鉤而呼二子之名:‘ 吴鸿 、 扈稽 ,我在於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絶於口,两鉤俱飞著父之胸。”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明 高启 《送越将罢镇》诗:“ 楚 客佩吴鸿,临边最有功。”
分類:涂金
《漢語大詞典》:吴鸿(吴鴻)
春秋 时 吴 人。其父杀之,以其血涂金,铸成钩,进献 吴 王。故亦以为钩名。钩,形似剑而曲。后泛指宝剑或利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復命於国中作金鉤,令曰:‘能为善鉤者,赏之百金。’ 吴 作鉤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鉤,献之 闔閭 ,诣宫门求赏。王曰:‘为鉤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於众夫子之鉤乎?’……於是鉤师向鉤而呼二子之名:‘ 吴鸿 、 扈稽 ,我在於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絶於口,两鉤俱飞著父之胸。”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明 高启 《送越将罢镇》诗:“ 楚 客佩吴鸿,临边最有功。”
分類:涂金
《漢語大詞典》:吴回
传说中的人名。即 祝融 。一说 祝融 之弟, 帝喾 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 吴回 ,奇左,是无右臂。” 郭璞 注:“ 吴回 , 祝融 弟,亦为火正也。”吕氏春秋·孟夏“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前驱 吴回 后炎星,絳旂丹轂朱冠裳。” 章炳麟 《訄书·尊史》:“ 老童 之子,实曰 吴回 ,斯 祝融 矣。”参阅史记·楚世家
分類:祝融
《漢語大詞典》:吴练(吴練)
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引《韩诗外传》:“ 孔子 、 颜渊 登 鲁东山 望 吴昌门 , 渊 曰:‘见一疋练,前有生蓝。’子曰:‘白马、芦蒭也。’”后遂以“吴练”为典实。(1)指白马。 唐 刘威 《伤曾秀才马》诗:“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2) 吴 阊门 。代指 苏州 。 清 徐晟 《春感和舍弟漳州来韵》:“几曾极目观 吴 练,最是伤心续楚词。”
《漢語大詞典》:吴歈
(1). 春秋 吴国 的歌。后泛指 吴 地的歌。《楚辞·招魂》:“ 吴 歈 蔡 謳,奏大吕些。” 王逸 注:“ 吴 蔡 ,国名也。歈、謳,皆歌也。” 唐 宋若华 《嘲陆畅》诗:“ 双成 走报监门卫,莫使 吴 歈入 汉 宫。”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吴 歈 越 艳, 鲁 酒 梁 樽。” 清 姚鼐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形容羣作颂,传咏慰 吴 歈。”亦作“ 吴愉 ”。《文选·左思〈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刘逵 注:“愉。 吴 歌也。”
(2).指昆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蛾眉 越 女才承选,《燕子》 吴 歈早擅塲。” 王季思 等注:“ 吴 歈,指昆曲,《燕子笺》是用昆曲演唱的。”
分類:昆曲吴国
《漢語大詞典》:吴宫燕
巢于 吴 宫之燕。 春秋 吴 都有东西宫。据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西宫在 长秋 ,周一里二十六步, 秦始皇帝 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后以“吴宫燕”比喻无辜受害者。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犹胜吴宫燕,无罪得焚窠。” 唐 李白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 炎洲 翠,栖莫近 吴 宫燕。 吴 宫火起焚巢窠, 炎洲 逐翠遭网罗。”
分類:东西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