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笔抹煞(一筆抹煞)  拼音:yī bǐ mǒ shā
比喻轻率的全盘否定。《老残游记》第一一回:「所以天降奇灾,北拳南革,要将历代圣贤一笔抹煞。」也作「一笔抹倒」、「一笔抹杀」。
《国语辞典》:泥古非今  拼音:nì gǔ fēi jīn
坚持古老模式,否定现在作法,不知变通。如:「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终非治学之道。」
《国语辞典》:哪儿的话(哪儿的话)  拼音:nǎ ér de huà
表示否定的谦词。如:「哪儿的话,帮这点忙不算什么,您太客气了!」
分类:否定谦词
《国语辞典》:一竿子打翻一条船(一竿子打翻一条船)  拼音:yī gān zi dǎ fān yī tiáo chuán
(谚语)比喻全部否定。如:「做评论时,要客观公正,千万不要一竿子打翻一条船!」
分类:谚语否定
《国语辞典》:不是不  拼音:bù shì bù
「不是」用以否定「不」字。「不是」和「不」都表否定,「不是不」是否定的否定,表示肯定之义,即「是」的意思。如:「我不是不记得你的生日舞会,实在是太忙了才没去参加。」
《国语辞典》:不是没有(不是没有)  拼音:bù shì méi yǒu
有。用含否定意义的「不是」去否定含否定意义的「没有」,就成为肯定的意义。如:「我不是没有钱,只是不愿意借你而已。」
《国语辞典》:莫难道(莫难道)  拼音:mò nán dào
1.岂不闻。置于所引成语俗谚之前,表示肯定。也作「早难道」。
2.说什么。表示否定的语气。《董西厢》卷七:「莫难道诗骨瘦岩岩,掂详了这厮趋跄,身分便活脱下钟馗一二三。」
《国语辞典》:消极论(消极论)  拼音:xiāo jí lùn
凡就超自然的经验,或自然的经验而出以否定的、怀疑的态度者,皆为消极论。
《漢語大詞典》: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國語辭典》:对味(對味)  拼音:duì wèi
1.合口味。常用于否定,不对味,犹言不对头,有问题。如:「这家馆子虽标榜道地台湾菜,但我仍觉得不太对味。」
2.符合兴趣或思想、感情。如:「对我而言,这项工作相当对味。」
《漢語大詞典》:对味儿
①合口味:这道菜很~。②比喻适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多用于否定式):我觉得他的话不大~。
《國語辭典》:反面人物  拼音:fǎn miàn rén wù
文学、艺术作品中,不合常轨的或被否定的人物,称为「反面人物」。
《國語辭典》:回驳(回駁)  拼音:huí bó
否定或反驳别人所提的意见。如:「你别当面回驳他的看法,免得伤了彼此的和气。」
《國語辭典》:归谬法(歸謬法)  拼音:guī miù fǎ
为證明某一命题成立,先提出与此命题相反的假设,再从这个假设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以否定此假设而肯定原来的命题。也称为「反證法」。
《國語辭典》:驳倒(駁倒)  拼音:bó dǎo
辩论的理由胜过对方。如:「他那些歪理,我一句话就将他驳倒了。」《施公案》第三○一回:「山阳县怒道:『尔仗这利口辩驳,便思驳倒本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