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十鹰扬
   
师尚父年
 
西周吕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二〈大雅·文王之什·大明〉~540~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毛亨传:「师,大师也。尚父,可尚可父。鹰扬,如鹰之飞扬也。凉,佐也。」汉·郑玄笺云:「尚父,吕望也,尊称焉。」
《孔丛子》卷上〈记问〉~589~2~
楚土使使奉金币聘夫子、宰子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请见、问夫子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夫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无文王之君也。虽有太公。孰能识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吕尚。西周齐国国君。东海人,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家贫,钓于渭滨,文王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佐文王、武王为计灭商,有大功。武王时尊为师尚父。封于齐,都营丘,为齐之始祖。至国修政,民多归之。留周为太师。有征伐五侯九伯之权。兵书《六韬》传为所作。
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太公姓姜,亦姓吕,名尚,字牙,东海人,四岳之后。初事商王纣,去隐北海,后归周,周文王以为师,号曰太公望。武王嗣位,以为司马,号曰师尚父。既克商,封于齐,以侯爵就国。成王嗣位,命得专征伐。一云,受封后留为太师,薨年百馀岁。传国二十八世。有《太公六韬》六卷,《阴谋》六卷,《谋》三卷,《阴符钤录》一卷,《金匮》二卷,《兵法》三卷,又六卷,《伏谋阴阳谋》一卷,《三宫兵法》一卷,《太乙三宫兵法立成图》二卷,《书禁忌立成集》二卷,《枕中记》一卷,《周书阴符》九卷。(案《周书阴符》、《隋志》不云太公。据《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作《周书阴符》,明是一书也。《汉志》《周史六韬》六篇在儒家,《太公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在道家,《隋志》尽归兵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望之。吕公弼从孙。以荫入官。神宗熙宁初权户部判官,为王安石所用,命提举市易务。后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阳军。哲宗绍圣中擢户部侍郎,知开封府、怀州。徽宗时责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
全宋诗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以荫补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户部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复相,入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年,安石罢,出知江宁府。元丰元年(一○七八)被劾营缮越法,徙润州。三年,降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三○二)。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阳军(同上书卷三六四)。后历知州府。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贬安化军节度副使,郢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嘉问,字望之,公弼从孙,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以荫入官。熙宁初,条例司引为属官,权户部判官,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提举京城市易务。七年,出知常州。八年,王安石复相,召检正中书户房。安石再罢,出知江宁府,徙润州。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论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阳军。绍圣中,擢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加直学士,知开封府。元符二年,坐荐邹浩,罢知怀州。徽宗时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复起。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吕若愚(1525年—?年),字可明,号望松,浙江绍兴府新昌县人。由国子生中式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七十二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二百九十四名进士。吏部观政,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任长洲知县,二年十月调瑞金知县,六年七月升南京行人司副司,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升南刑部员外,九月升南兵部车驾司郎中,五年十二月致仕。其性情简朴厚实,之后调任离去。
《國語辭典》:吕望(呂望)  拼音:lǚ wàng
人名。指周初贤臣吕尚。参见「吕尚」条。
《漢語大詞典》:尚父
亦作“ 尚甫 ”。
(1).指 周 吕望 。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尚父, 吕望 也。尊称焉。”一说为 吕望 之字。 马瑞辰 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 尚父 其字也,犹 山甫 、 孔父 之属。”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汉 班彪 《游居赋》:“想 尚甫 之威虞,号苍兕而明誓。”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 清 唐孙华 《磻溪》诗:“ 尚父 精神老更遒,一竿唾手取神州。”
(2).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至西京,为太师,号曰尚父。”新唐书·郭子仪传:“ 德宗 嗣位,詔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帝矍然欲翦除,而惮其握兵,因尊为尚父。”《三国演义》第八回:“﹝ 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
《漢語大詞典》:师尚父(師尚父)
齐太公 吕望 的尊称。《诗·大雅·文王》:“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师,大师也。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 尚父 , 吕望 也,尊称焉。” 宋 陆游 《跋鲁直书大戴践阼篇》:“此三十二字,与丹书三十九字,一传于 箕子 ,一传于 师尚父 。”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昔 师尚父 八十始秉鉞建旄。”
分類:吕望尊称
《國語辭典》:六韬(六韜)  拼音:liù tāo
书名。指文、武、龙、虎、豹、犬韬。相传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号为「武学七书」之一,为谈兵者所称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闻异说,可供神话研究参考。
《國語辭典》:武庙(武廟)  拼音:wǔ miào
民间庙宇:(1)唐代至元代称祭祀吕望的庙。(2)清代称祀奉关羽的庙。(3)民初以后称合祀关羽与岳飞的庙。
《漢語大詞典》:熊岩(熊巖)
熊,指 周文王 卜“非虎非羆”之辞而得 吕望 于 渭 阳;岩,指 殷 武丁 得 说 于 傅岩 而 殷 得中兴。后因以“熊巖”借指受帝王知遇。 清 杜岕 《渡淮》诗之二:“鑾驾师谁驻?熊 巖 志未酬。”参见“ 熊羆 ”、“ 熊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