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猗与(猗與)
亦作“ 猗歟 ”。 叹词。表示赞美。《诗·周颂·潜》:“猗与 漆 沮 ,潜有多鱼。” 郑玄 笺:“猗与,叹美之言也。” 汉 班固 《东都赋》:“猗歟缉熙,允怀多福。” 南朝 梁 沈约 《梁宗庙登歌》之五:“猗与至德,光被黔首。” 清 刘献廷 《挽韩老伯母洪太夫人》诗:“猗与太孺人,才德寔两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万花筒﹞是一个小小的长圆筒,外糊花纸,两端嵌着玻璃,从孔子较小的一端向明一望,那可真是猗欤休哉,里面竟有许多五颜六色,希奇古怪的花朵。”
分類:叹词赞美
《漢語大詞典》:噫嚱
亦作“ 噫戏 ”。 叹词。表示慨叹。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文》:“聊驰一奠之椒桂,用叙千秋之别离。噫嚱噫嚱,已而已而。”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四:“噫戏,不可泯矣!” 清 赵翼 《十不全歌》:“噫嚱乎,谓出自天意,生之胡令痼疾废。”
分類:叹词慨叹
《漢語大詞典》:吁俞(訏俞)
(1).书·尧典:“ 放齐 曰:‘胤子 朱 啟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孔 传:“吁,疑怪之辞……俞,然也,然其所举。”訏,同“ 吁 ”,叹词。后遂以“訏俞”指天子认可对官员的任命。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闕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2).指君臣议论任命等大事。 宋 晁补之 《亳州上李中书启》:“訏俞地重,敢復恃於门墙;犇走位卑,自宜疎於竿牘。”
《漢語大詞典》:乌戏(烏戲)
同“ 呜呼 ”。 叹词。 唐 李翱 《复性书上》:“乌戏,夫子復生,不废吾言矣!”
分類:叹词
《国语辞典》:词诠(词诠)  拼音:cí quán
书名。近人杨树达撰,十卷。诠释古书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及部分代词、动词、副词的用法。先辨别词类,后说明作用及列举文例,使读者对古书中虚词的用法有所瞭解。
《漢語大詞典》:噫嘻嚱
亦作“ 噫嘻吁 ”。 叹词。表示惊异或慨叹。 宋 宋祁 《释俗》:“ 蜀 人见物惊异,輒曰噫嘻嚱, 李白 作《蜀道难》因用之。” 明 何景明 《关索岭》:“噫嘻吁嶮巇!何天设之危艰。”
《漢語大詞典》:呃嚱
亦作“呝嚱”。 叹词。叹息声。 五代 王周 《自喻》诗:“致身霄汉人,呝嚱尽贤智。”
分類:叹词叹息
《漢語大詞典》:噫兴(噫興)
犹噫歆。仪礼·既夕礼“声三,启三” 汉 郑玄 注:“声三,三有声存神也。启三,三言启告神也。旧説以为声噫兴也。” 贾公彦 疏:“《曾子问》亦云‘祝声三’, 郑 云‘警神也’,即此‘存神也’。云‘旧説以为声噫兴’者, 郑 注《曾子问》云‘声噫歆’,不云旧説,亦是旧説也。”一说同“ 噫嘻 ”。叹词。 清 钱大昕 《声类》卷一:“‘噫歆’、‘噫兴’即‘噫嘻’之转,亦即‘呜呼’之转也。”参见“ 噫嘻 ”。
分類:叹词
《國語辭典》:噫嘻  拼音:yī xī
1.叹美词。《诗经。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2.悲叹声。宋。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3.惊恨声。《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漢語大詞典》:耶嚛
亦作“ 耶乐 ”。 叹词。犹言啊呀。《金瓶梅词话》第三回:“婆子道:‘耶嚛!耶嚛!若有似大娘子这般中官人意的,来宅上説不妨事么?’”《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那 平安 道:‘耶乐!嫂子将就些儿罢,对谁説我晓得你往高枝儿上去了。’”《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耶嚛嚛!紧着热剌剌的挤了一屋子里人,也不是养孩子,都看着下象胆哩。”
分類:叹词
《国语辞典》:嗳唷(嗳唷)  拼音:ài yō
表示痛苦的叹词。《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打得那些人头破血淋,嗳唷,都不敢叫一声儿。」
分类:痛苦叹词
《国语辞典》:哦哟(哦哟)  拼音:ó yāo
惊叹词。如:「哦哟!就这么些而已?」
分类:惊叹叹词
《国语辞典》:南无耶(南无耶)  拼音:ná mó yé
惊叹词。即哎呀或天哪。《金瓶梅》第四五回:「我的南无耶!那里寻本儿利儿!」
分类:惊叹叹词
《国语辞典》:九品词(九品词)  拼音:jiǔ pǐn cí
文法上指九种词类的总称。即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國語辭典》:都俞吁咈  拼音:dū yú xū fú
都、俞,表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吁、咈,表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吁、咈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后用为形容君臣议事融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五出:「都俞吁咈,荣名动百僚;进退周旋,治道期千载。」也作「吁咈都俞」。
分類: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