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号子(號子)  拼音:hào zi
以代客买卖證券为业的證券机构,其营业处所可供客户观看股市大盘、交流及委托买卖股票。也称为「證券经纪商」。
《國語辭典》:号筒(號筒)  拼音:hào tǒng
军中传令用的吹管乐器,一般都用喇叭。也称为「长鸣」。
《漢語大詞典》:吆号子(吆號子)
陕北 一种农村小调,是劳动时一种集体唱歌的形式。多半由一个人领唱,唱完一句或一段,众人“吆号”“吆号”地帮腔,故称。亦指大声唱“吆号子”。 杜鹏程 《延安人》三:“对面山上,有几百名工人在吆号子。”参阅《陕北民歌选·吆号子》
《高级汉语词典》:打号子  拼音:dǎ hào zǐ
为共同用力而喊号子
《高级汉语词典》:水手号子  拼音:shuǐ shǒu hào zǐ
原是水手们随着劳动节奏唱的小曲
《國語辭典》:号舍(號舍)  拼音:hào shè
古时科举考场,分配给每位考生的小屋,白天写考卷,夜间睡觉。《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号舍立起来直不得腰,卧下去伸不开腿,吃、喝、拉、撒、唾,纸、墨、笔、砚、镫,都在这块地方。」也称为「号房」。
《國語辭典》:号子(號子)  拼音:hào zi
以代客买卖證券为业的證券机构,其营业处所可供客户观看股市大盘、交流及委托买卖股票。也称为「證券经纪商」。
《國語辭典》:叫号(叫號)  拼音:jiào háo
大声呼号。《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董宣传》:「丹宗族亲党三十馀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國語辭典》:招军(招軍)  拼音:zhāo jūn
招募军士。《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听得平少保征番,现在松藩招军,意思要到那里去投军。」
《漢語大詞典》:相杵
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语本礼记·檀弓上:“邻有丧,舂不相。”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相谓送杵声,以声音自劝也。”《宋书·符瑞志下》:“臣不量卑懵,窃慕击壤有作,相杵成謳。”
《漢語大詞典》:舂相
舂谷时的送杵号子。语出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 郑玄 注:“相,为送杵声。”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居里巷者,犹停舂相之音;在邻伍者,尚申匍匐之救。” 宋 陆游 《北园杂咏》之二:“茅檐日落闻舂相,荻浦烟深有棹歌。”
分類:舂谷号子
《漢語大詞典》:杵歌
夯歌;打夯号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自 嘉会门 至 丽正门 ,计九里三百二十步,皆以潮沙填筑,其平如席,以便五輅之往来。每队各有歌头,以綵旗为号,唱和杵歌等曲。”按,左传·襄公十七年:“筑者謳曰:‘ 泽门 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此亦古代的杵歌。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
分類:打夯号子
《漢語大詞典》:打号(打號)
喊号子。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杵歌:“今人举重出力者,一人倡则为号头,众皆和之,曰‘打号’。”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打字》:“世间言打字尚多……畚筑之间有‘打号’。”《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侧耳听时,但闻隔船人声喧闹,打号撑篙,这本船不见一些声息。”
分類:号子
《國語辭典》:舆謣(輿謣)  拼音:yú xū
举重、劳动时一齐用力的呼声。《吕氏春秋。审应览。淫辞》:「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
《國語辭典》:号板(號板)  拼音:hào bǎn
1.旧时科举考场中,作为桌子及睡榻用的铺板。《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醒人事。」
2.船舱板。
《國語辭典》:号房(號房)  拼音:hào fáng
1.明代设于国子学旁,供学生住宿的房舍。《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学旁以宿诸生,谓之号房。」
2.科举考试的试场。通常分隔小屋数千间,按千字文编列号数,如天地玄黄之类。也称为「号舍」。
3.传达室或门房。负责通报及文件传递等工作。
《國語辭典》:号子(號子)  拼音:hào zi
以代客买卖證券为业的證券机构,其营业处所可供客户观看股市大盘、交流及委托买卖股票。也称为「證券经纪商」。
《國語辭典》:打夯  拼音:dǎ hāng
建筑时用铁、石或木制工具打地基,称为「打夯」。《土风录。卷一○。夯声》引吕云浮〈六书辨正云〉:「夯音烘,北人以大木丈馀,平其两端,中凿数十孔,众手举以实土曰夯。今俗筑基钉桩,作儿郎伟声曰打夯。」也作「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