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史𡎊,号镕古,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人。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六月授陕西西安府推官,天启四年与七年两次担任本省同考官。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授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不久告病。二年起补山西道御史,三年巡视南城,管理皇城,本年巡按淮扬,六年管理京营,七年加俸一级,管京营。明史载其为官无行,善结纳宦官,为王永光死党。巡按淮、扬期间,侵佔库中赃罚银两十馀万。摄巡盐政,又贪污前任张锡命所存库银二十馀万。及以少卿家居,检讨杨士聪弹劾吏部尚书田唯嘉收受周汝弼八千贿赂任延绥巡抚,史𡎊参与其中,又揭发史𡎊搜刮盐课之事。史𡎊得旨自辩,于是功讦杨士聪,盐课之事则请敕淮、扬监督中官杨显名核奏。不久,张锡命之子张沆、给事中刘焜芳再次弹劾史𡎊侵佔有据,又揭发其勒索富人于承祖万金之事。事发,史𡎊则遣家人重金贿赂,图谋改旧籍。毅宗怒,将史𡎊革职。史𡎊紧急携带巨金入都,求助薛国观。商议之后,即上疏攻刘焜芳及其弟炳芳、炜芳。及杨显名核疏上,力为史𡎊辩解,只有六万两无法抵赖,史𡎊下狱。会有兵事,狱久不结,死于狱中。京师人传言史𡎊所贪巨资皆为薛国观所有,并有家人为證。国观扔尽力辩解,称史𡎊为党人搆陷,毅宗不听。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六
张学鲁,字古史,太原人。佚次女。有《倡和集》。
《国语辞典》:古史  拼音:gǔ shǐ
古代的历史。唐。韩愈〈杂诗〉:「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前后。」
《國語辭典》:尧年(堯年)  拼音:yáo nián
比喻盛世。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天生宰辅,尧年致白虎之祥。」唐。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國語辭典》:共工  拼音:gōng gōng
1.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后裔。相传与颛顼争天子失败,怒触不周山而导致天柱折,地维绝。见汉。王充《论衡。谈天》。又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也称为「康回」。
2.职官名。尧时负责治水及掌百工事宜的官吏。《书经。尧典》:「共工方鸠僝功。」
《國語辭典》:炎黄(炎黃)  拼音:yán huáng
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汉书。卷三三。魏豹等传》赞曰:「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秏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
《國語辭典》:传贤(傳賢)  拼音:chuán xián
君主制度的国家中,将君位传给贤能的人。如:「禅让制度的精神是传贤不传子,以才为任君的准则。」
《漢語大詞典》:娵訾
(1).亦作“ 娵觜 ”。星次名,在二十八宿为室宿和壁宿。其位置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上黄道十二宫中的双鱼宫。左传·襄公三十年:“及其亡也,岁在娵訾之口。”尔雅·释天:“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
(2).复姓。古史相传为 帝喾 妃 常仪 的姓。史记·五帝本纪:“﹝ 帝嚳 ﹞娶 娵訾氏 ,生 挚 。” 张守节 正义引《帝王纪》:“次妃 娵訾氏 女,曰 常仪 ,生 帝挚 也。”
《漢語大詞典》:十六才子
古史相传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合称“十六才子”。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后用为称颂皇帝的辅佐大臣之典。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虽十六才子,明允篤诚;八百诸侯,专心同德……未足云也。”参见“ 十六相 ”、“ 十六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