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逆党(逆黨)
(1).结伙作恶的人;叛逆的党人。宋书·索虏传:“聚合逆党,频为寇掠。”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侂胄 诬 赵忠定 为不轨,陷道学五十九人为逆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2).指反动政党。《中国歌谣资料·海陆丰革命歌谣》:“可恨逆党无道理,残杀工农真凄惨。”
《漢語大詞典》:讨逆(討逆)
讨伐叛逆。晋书·楚隐王玮传:“助顺讨逆,天所福也。” 明 徐光启 《大征策》:“所患因循苟安,无讨逆之志,浸启戎心,未可测耳。”评弹《再生缘》第四十回:“讨逆怎样胜利,详细奏来,再行升赏。”
《漢語大詞典》:逆臣
叛逆之臣。孔丛子·公仪:“逆臣制国,弗能以其众死而逃之,此罪诛之人也。”《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遂令出勑於天下,遣捉艰兇搜逆臣。” 鲁迅 《南腔北调集·偶成》:“ 张献忠 的剥人皮,不是一种骇闻么?但他之前已有一位剥了‘逆臣’ 景清 的皮的 永乐皇帝 在。”
分類:叛逆
《漢語大詞典》:逆谋(逆謀)
叛逆的阴谋。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吴王 ﹞称疾不朝,阴怀逆谋。”《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曹后 大駡曰:‘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佛典属:“ 宪皇帝 御极, 廉亲王 允禩 等覬覦大位, 锡公 首发逆谋。”
分類:叛逆阴谋
《漢語大詞典》:同逆
共同叛逆。晋书·刘聪载记:“今 司马氏 跨据 江 东, 赵固 、 李矩 同逆相济,兴兵聚众者皆以 子鄴 为名,不如除之,以絶其望。”南史·宋纪下:“﹝ 泰始 元年﹞甲申, 郢州 刺史 安陆王 子绥 、 会稽 太守 寻阳王 子房 、 临海王 子頊 并举兵同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癸未之 缅甸 大酋 莽瑞体 反,纠 陇川 酋 岳凤 同逆。”
分類:共同叛逆
《國語辭典》:篡逆  拼音:cuàn nì
篡位、谋反。《三国演义》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分類:篡夺叛逆
《漢語大詞典》:逆人
(1).违背人民。《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臣等闻圣帝不违时,明主不逆人。”
(2).悖理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怀邪伪以偷荣,豫利己而忘生者,逆人也。”
(3).叛逆之人。 唐 赵璘 因话录·宫:“使 阿布思 真逆人也,其妻亦同刑人,不合近至尊之座。”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朱泚 ﹞败,上亲点逆人簿。”
《漢語大詞典》:逆志
(1).叛逆的念头。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兴兵叛逸,遂有逆志。”
(2).谓猜测其志向,揣度其原意。孟子·万章上:“故説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朱熹 集注:“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
《漢語大詞典》:从逆(從逆)
参与叛逆。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分類:参与叛逆
《漢語大詞典》:逆徒
叛逆的人。宋书·孝义传·卜天与:“逆徒击之,臂断倒地,乃见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众止一二作乱,餘必胁从,贪目前之利,忘反掌之灾,我若敷陈利害,必使逆徒不能奋武作威,自令奔溃。”
分類:叛逆
《漢語大詞典》:奸逆(姦逆)
指叛逆不忠的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臣等备位,不能匡救祸乱,式遏姦逆,奉令震悚,肝心悼慄。”周书·贺拔胜传:“将军首举义兵,共除姦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他( 唐太宗 )使 高士廉 等撰《氏族志》,收集全国士族家谱,依据史书,辨别真假,考正世系,推进忠贤,贬退奸逆,分清高低,定为上上至下下共九等。”
《漢語大詞典》:逆心
(1).叛逆之心。汉书·五行志上:“时夫人有淫行,挟逆心。”南史·梁宗室传论:“ 正德 秽行早显,逆心夙构。”宋史·余玠传:“况 夔 无 吴氏 之功,而有 曦 之逆心。”
(2).不合心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臣诚数以损声色,灭淫乐,奇説怪论,尽言竭忠,以犯大王,逆心咈耳,必以获罪。” 清 蒲松龄 《拟台省箴》:“乾惕弥深,言逆心而必受;泰交愈下,善在野而必旌。”
《漢語大詞典》:丑徒(醜徒)
叛逆之徒。《宋书·礼志三》:“其 义宣 为逆,未经同告。舆驾将发,丑徒冰消。”新唐书·元结传:“往年逆贼,东穷海,南 淮 汉 ,西抵 函 秦 ,北彻 幽都 ,丑徒狼扈在四方者几百万。” 清 赵翼 《题〈褒忠录〉》诗:“大吏以县为邻壑,丑徒视城作外府。”
分類:叛逆
《漢語大詞典》:寇逆
(1).贼寇,叛逆。后汉书·臧洪传:“受任之初,志同大事,扫清寇逆,共尊王室。”
(2).指叛乱。陈书·儒林传·沈文阿:“及 侯景 寇逆, 简文 别遣 文阿 募士卒,入援京师。”
《漢語大詞典》:诛叛(誅叛)
讨伐叛逆。 晋 陆机 《辨亡论上》:“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 江 外厎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阉幼童:“此两事犹曰用兵诛叛,翦其逆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