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淹晚
指升迁迟缓。新唐书·归登传:“转右补闕、起居舍人,凡十五年,僚类有出其下而进趋,自喜得显官,惟 登 与右拾遗 蒋武 退然远权势,终不以淹晚概怀。”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恭以某官,率志雅远,持论忠实,惜舒卷尚曰淹晚。”
分類:升迁迟缓
《漢語大詞典》:迁法(遷法)
官吏升迁的规定。 宋 王安石 《磨勘转官制》之三:“尔之积功,实应迁法,序进厥位,维以劝能。”
《漢語大詞典》:烧羊(燒羊)
(1).指 唐 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烧尾:“ 贞观 中 太宗 尝问 朱子奢 烧尾事, 子奢 以烧羊事对之。”参见“ 烧尾 ”。
(2).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书》之一:“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國語辭典》:烧尾(燒尾)  拼音:shāo wěi
1.唐时初拜官职的大臣,依例设宴献食,以表庆祝酬谢,称为「烧尾」。见《新唐书。卷一二五。苏镶传》。
2.唐代士子登第,必设盛筵欢聚,称为「烧尾」。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烧尾》。
3.比喻人显达。唐。许浑 晚登龙门驿楼诗:「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漢語大詞典》:登霄
登上云霄。比喻升迁。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谢上表》:“出泥登霄,从骨生肉,唯有一死,拟将报恩。”
《國語辭典》:升任  拼音:shēng rèn
升官担任。《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老兄,我昨儿个听见说,您现在升任太守了,所以我今儿个特意给您道喜来了。」
《漢語大詞典》:升除(陞除)
升迁就任新的官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老爹每俸薪自在县里去取,我们不管。以后陞除去任,我们总不知道了。”《清会典·兵部·铨选》:“其陞除补授,规制甚详,具载於后。”
《漢語大詞典》:升绌(陞絀)
官职的升迁与黜免。絀,通“ 黜 ”。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輒出与寒士较重轻,繇此名称多归之,而主陞絀者,因得与大位。”
《漢語大詞典》:荣改(榮改)
指官职升迁。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允蹈甲门》:“及为 江阳 幕官,考满赴闕,将遂荣改,行次 湖湘 ,以病卒於 闸口镇 。”
分類:官职升迁
《漢語大詞典》:除升(除陞)
加官升迁。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四折:“则为你竭力尽忠,加你为领军大将,再有功自有除陞。”
分類:加官升迁
《漢語大詞典》:鸿盘(鴻磐)
(1).谓稍有升迁即安于其位。语本《易·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王弼 注:“磐,山石之安者,少进而得位,居中而应,本无禄养,进而得之,其为欢乐,愿莫先焉。”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方将和阴阳於太阶,致吾君於 尧 舜 ;岂徒闭閤坐啸,鸿盘二千哉!” 王琦 注:“鸿盘二千,谓以二千石之职,为宴安之地也。” 明 高濂 《玉簪记·促试》:“你是瑚璉虹霓,怎做狐首鸿磐,休恋燕友鶯儔,月下花前。”
(2).如鸿盘旋高飞。比喻升迁腾达。 唐 富嘉谟 《丽色赋》:“客有鸿盘京剧者,财力雄倬,志图丰茂。”
(3).指高高的石山。 唐 符载 《锺陵东湖亭记》:“平坳漏,削涯岸,鸿盘数仞,不知抔土,真天造也。” 宋 孙觌 《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之一:“説似鸿盘读书处,试寻幽伴拄乌藤。”
《漢語大詞典》:升扬(升揚)
提升,升迁。 唐 柳宗元 《祭吕敬叔文》:“摈辱非耻,升扬非贤,一贯於道,无四五焉。” 宋 欧阳修 《谢黄岩李主簿启》:“益期勤懋,庸迓升扬。”
分類:提升升迁
《漢語大詞典》:跻陟(躋陟)
(1).晋升,升迁。 唐 颜真卿 《鲜于氏离堆记》:“﹝ 鲜于叔明 ﹞时刺 商州 , 炅 又申掾京兆,不同躋陟,有恨如何?”
(2).踏进,跨入。 明 张居正 《送南阳公赴留都考功序》:“人谓君躋陟通显,且旦夕矣,胡至罹此意外哉!”
分類:晋升升迁
《漢語大詞典》:沈阏(沈閼)
(1). 实沉 与 阏伯 ,传说中的人物名。相传为 高辛氏 ( 帝喾 )之子。 实沉 与其兄 阏伯 不和,时动干戈。 尧 因迁 实沉 于 大夏 ,主参星;迁 阏伯 于 商丘 ,主辰星。见左传·昭公元年。后因以“沉閼”作兄弟相残的典故。隋书·河间王弘传:“王之昏主,心若豺狼,讎忿同胞,有逾 沉 閼 。”
(2).沉滞阻塞。引申为官职未得升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是时 叔元 方隆隆炎炎, 何 姜 皆沉閼未遇,非读书养气,那得如许风骨!”
《漢語大詞典》:腾超(騰超)
(1).跳跃腾空。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腾超如激电,迴旋如流光。”
(2).升迁,提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刘禹锡 为屯田员外郎,旦夕有腾超之势。”
《漢語大詞典》:登叙(登敍)
亦作“ 登叙 ”。指官吏的升迁和叙用。 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虽抱 稷 禼 之器,资邈世之量,遂沉滞诣死,不得登叙也。”晋书·应詹传:“莅官虽美,常以素论降替;在职实劣,直以旧望登敍。”南齐书·武帝纪:“又詔王公卿士各举所知,随方登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