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匹 → 疋匹”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百驷(百駟)
四百匹马或四百辆车。驷,计算马或车的单位;古代一车套四马,故称四马为驷,亦称一车为驷。左传·宣公二年:“ 宋 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駟,以赎 华元 於 郑 。”史记·滑稽列传:“於是 齐威王 乃益齎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駟。” 唐 李乂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駸駸百駟驰,悯悯羣龙饯。”
《漢語大詞典》:醇驷(醇駟)
谓四匹马的毛色一样。汉书·食货志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将相或乘牛车。” 颜师古 注:“醇,不杂也。无醇色之駟,谓四马杂色也。”
分類:四匹匹马
《漢語大詞典》:参舆(參輿)
三匹马驾的车。古时大夫所乘坐。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识履传风,参舆留庆。”
《漢語大詞典》:逸驷(逸駟)
指同驾一辆车飞奔前进的四匹马。《晋书·文苑传·曹毗》:“俗我纷以交争,利害浑而弥重,何异执朽轡以御逸駟,承劲风以握秋蓬?”
《漢語大詞典》:逸骖(逸驂)
指同驾一辆车飞奔前进的三匹马。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乐》诗之四:“空谷返逸驂,阴山响鸣鹤。”
《國語辭典》:万马奔腾(萬馬奔騰)  拼音:wàn mǎ bēn téng
形容声势浩大。《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国语辞典》:匹马不还(匹马不还)  拼音:pī mǎ bù huán
连一匹马都没回来。形容军队溃败。《宋史。卷三六九。列传。刘光世》:「太尉傥选精兵自将来洪,而开一路令归,伏兵掩之,可使匹马不还。」《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函关马不归』者,大将哥舒,潼关大败,匹马不还也。」
《国语辞典》:追驷不及(追驷不及)  拼音:zhuī sì bù jí
驷,套有四匹马的车。追驷不及指话已说出,难再收回。如:「言辞既出,追驷不及,吾人怎能不三思而后言呢?」
《漢語大詞典》:倒背手
把手放在背后
他倒背手牵着一匹马
他倒背着手在院子里走了一会儿
《漢語大詞典》:匹马一麾(匹馬一麾)
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辽史·仪卫志四:“ 辽太祖 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未尝寧居。”
《國語辭典》:匹马单枪(匹馬單槍)  拼音:pī mǎ dān qiāng
比喻不靠他人帮忙,独力行事。《景德传灯录。卷一二。汝州南院和尚》:「汝州南院和尚问:『匹马单枪来时如何?』师曰:『待我所棒。』问:『上上根器,人还接否?』师曰:『接。』」也作「匹马单鎗」、「单枪匹马」。
《漢語大詞典》:九驷(九駟)
三十六匹马。驷,四匹马。史记·周本纪:“ 閎夭 之徒患之,乃求 有莘氏 美女, 驪戎 之文马, 有熊 九駟,他奇怪物,因 殷 嬖臣 费仲 而献之 紂 。” 张守节 正义:“九駟,三十六匹马也。”
《漢語大詞典》:拉齐套(拉齊套)
几匹马齐头拉车。比喻平均分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今年分果实,不比往年,今年果实多,手放宽些,也不当啥,先填平,再拉齐套,有反对的没有?”
单枪匹马
【俗语佛源】
原作「匹马单枪」。《五灯会元》卷十二:「慧觉谓浩泰曰:埋兵掉斗,未是作家(英雄),匹马单枪,便请相见。」禅宗提倡顿悟成佛,劝人不要依傍他人或拖泥带水,须直接把握自心,回光返照,便可见性成佛,就像勇士单骑上阵,须见分晓一样。以后遂引申为形容果敢无畏之词或因无人帮助而单独行动之意。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茅盾《腐蚀》:「尽管恶势力是那么大而我是单枪匹马,然而也未必永久是单枪匹马。」(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