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北洋  拼音:běi yáng
1.称黄海、渤海区域。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今自二浙至登州与密州,皆由北洋,水极险恶。」
2.清末称辽宁、河北、山东等沿海各省为「北洋」。
《国语辞典》:南北洋  拼音:nán běi yáng
泛指中国沿海地方。山东以北为「北洋」,江苏以南及长江各地为「南洋」,统称为「南北洋」。
《国语辞典》:北洋水师学堂(北洋水师学堂)  拼音:běi yáng shuǐ shī xué táng
清末一所新式海军官校。光绪六年(西元1881)由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民国名人黎元洪、张伯苓均为该校毕业生。
《国语辞典》:北洋武备学堂(北洋武备学堂)  拼音:běi yáng wǔ bèi xué táng
清末一所新式陆军士官学校。光绪十二年(西元1886)由李鸿章于天津创办,北洋军阀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锟等均由该校毕业。
《国语辞典》:北洋机器局(北洋机器局)  拼音:běi yáng jī qì jú
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由崇厚聘请英国人所建的兵工厂,后由李鸿章接办加以扩大,改称为「北洋机器局」。于八国联军时被燬。
《国语辞典》:北洋航线(北洋航线)  拼音:běi yáng háng xiàn
大陆地区长江口以北的海岸航线。沿海重要港埠有青岛、威海卫、烟台、天津、大连、营口等,上海市则为南、北洋航线的交集地。
《国语辞典》:北洋大臣  拼音:běi yáng dà chén
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设于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隶(河北)、山东、奉天(辽宁)三省的洋务、海防及关政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
《國語辭典》:北洋海军(北洋海軍)  拼音:běi yáng hǎi jūn
清末中国海军舰队之一。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建,于光绪十四年(西元1888)完成。计有铁甲战舰二艘、巡洋快船七艘、炮船六艘,合计大小廿五艘,共约四万五千馀吨,水师提督为丁汝昌。当时占世界海军第八位,后于甲午战时,为日本海军所燬,丁汝昌仰药自杀。
《國語辭典》:北洋军阀(北洋軍閥)  拼音:běi yáng jūn fá
甲午战后,湘淮军皆溃,清廷别创新军,命袁世凯于天津附近小站练兵,是为北洋军的由来。民国六年(西元1917)袁死,分为二派。直系以冯国璋为首,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争权夺利,战乱无已,时称为「北洋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