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飙腾(飆騰)
亦作“飇腾”。亦作“颷腾”。
(1).疾风骤起。 汉 王逸 《九思·伤时》:“放余轡兮策駟,忽飇腾兮浮云。”
(2).迅疾奔腾。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飞菟待 子豫 而飆腾,俊民值知己而宣力。”
(3).形容气势勇猛。《隶释·汉幽州刺史朱龟碑》:“夷貉荡我边氓,衔命督使,武气飊腾。”南齐书·氐传:“或汎舟 垫江 ,或飞旍 劒道 ,腹背飊腾,表里震击。” 南朝 梁 沈约 《封申希祖诏》:“逮 獯獫 侵斥,武节颷腾,残寇外殄,危城独困。”
《漢語大詞典》:罴貅(羆貅)
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喻勇猛的士卒。 明 王玉峰《焚香记·驱敌》:“拥百万之羆貅,专四方之征伐。”
《漢語大詞典》:雄敢
勇猛无畏。陈书·周铁虎传:“诚节梗亮,力用雄敢,王业初基,行閒累及。”
分類:勇猛无畏
《漢語大詞典》:骁兵(驍兵)
勇猛的士兵。《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臣遣驍兵褐(遏)后,猛将衝前。” 明 唐顺之 《牌》:“各营须遣驍兵埋伏要路,毋堕贼计。”
分類:勇猛士兵
《漢語大詞典》:骁劲(驍勁)
勇猛强劲。 明 唐顺之 《牌》:“照得都司 李忱 管领土千户 吴九韶 等土兵四千四百名,驍劲精悍,素冠诸军。” 清 黄景仁 《观邝湛若天风吹夜泉砚作歌》:“花面蛮姬更驍劲,天女天魔舞队奇。”
分類:勇猛强劲
《漢語大詞典》:骁帅(驍帥)
亦作“ 驍率 ”。 指军队中勇猛的主将。晋书·华谭传:“﹝ 华谭 ﹞又遣别军击 冰 ( 石冰 )都督 孟徐 ,获其驍率。” 清 王柏心 《骁帅》诗:“驍帅 杨 罗 俱寂寞,空闻 麟阁 待图形。”
《漢語大詞典》:虓豁
形容勇猛。《文选·张衡〈西京赋〉》:“ 茂陵 之 原 , 阳陵 之 朱 ,趫悍虓豁,如虎如貙。” 吕向 注:“虓豁,勇也。”
分類:勇猛
《漢語大詞典》:武锐(武鋭)
勇猛精锐。《文馆词林》卷六二引 三国 魏 曹丕 《伐吴诏》:“ 孙权 小丑,凭 江 悖暴,因有外心,凶顽有性。故奋武鋭,顺天行诛。”新唐书·王重荣传:“且 温 ( 朱温 )武鋭可用,杀之不祥。”
分類:勇猛精锐
《漢語大詞典》:武厉(武厲)
威武勇猛。《楚辞·天问》:“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國語辭典》:咆炰(咆烋)  拼音:páo xiāo
骄傲气盛的叛乱者。《文选。左思。魏都赋》:「剋剪方命,吞灭咆炰。」
《漢語大詞典》:虓啖
虎啸。借以形容勇猛强悍者的吼声。旧唐书·白孝德传:“ 孝德 发声虓噉,持矛跃马而搏之。”
《漢語大詞典》:壮卒(壯卒)
勇猛的士兵。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附卷:“先匿壮卒海旁。”
分類:勇猛士兵
《漢語大詞典》:仓兕(倉兕)
(1).传说中的一种水兽。 汉 王充 论衡·是应:“仓兕者,水中之兽也,善覆人船。”
(2).用以比喻勇猛的军队。宋书·武帝纪中:“ 刘毅 叛换,负衅西 夏 ……公(指 宋武帝 刘裕 )御轨以刑,消之不日仓兕电泝,神兵风扫。”
《國語辭典》:剽姚  拼音:piào yáo
1.矫捷强劲。也作「嫖姚」。
2.汉代对将军的称号。也作「嫖姚」。
《漢語大詞典》:僄悍
敏捷勇猛。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为人,僄悍猾贼。”史记·货殖列传:“其民羯羠不均,自全 晋 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 武灵王 益厉之,其謡俗犹有 赵 之风也。”参见“ 慓悍 ”、“ 剽悍 ”。
分類:敏捷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