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江滩(江灘)
江岸带的一部分,由泥沙淤积而成。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沙虱:“夏月,蛇为虱所苦,倒掛身於江滩急流处,水刷其虱;或卧沙中,碾虱入沙。” 明 何景明 《吴伟飞泉画图歌》:“客堂六月生昼寒,耳中髣髴高江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六章:“等小船飞驶到江湾, 宗敏 已经离南岸不远,策马走上了阳光闪耀的白沙碎石江滩。”
《國語辭典》:龙床(龍床)  拼音:lóng chuáng
天子的御床。《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宫词》:「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西游记》第二九回:「朕与你结为兄弟,同坐龙床,共享富贵如何?」
《漢語大詞典》:宣唤
帝王下令宣召、传唤。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一:“小毬场近曲池头,宣唤勋臣试打毬。”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车子院、黄院子、内诸司兵士,祗候宣唤;及官禁买卖进贡,皆由此入。”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奉太上过寝殿,进早膳,太上令宣唤 吴郡王 等官前来伴话。”
《漢語大詞典》:银笙(銀笙)
银字笙。 唐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命家仆吹笙》诗:“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九六:“旋炙银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 清 洪升 《毛玉斯邀饮》诗:“玉斝挥无算,银笙度更迟。”
分類:前蜀
《漢語大詞典》:玉凤(玉鳳)
(1).玉雕的凤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元琛 ﹞造 迎风舘 於后园,窗户之上,列钱青琐,玉凤衔铃,金龙吐佩。”
(2).指玉雕的凤钗。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五:“翠鈿贴靨轻如笑,玉凤雕釵褭欲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玉凤半垂釵半堕,簪花人去未移时。”
(3).指歌女。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綃红文香浅清。” 叶葱奇 注:“玉凤,指歌女。”
《國語辭典》:风概(風概)  拼音:fēng gài
风度气概。《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始救生人,终明风概。」《宋书。卷五七。蔡廓传》:「幼立风概,家行尤谨。」
《國語辭典》:阿监(阿監)  拼音:ā jiàn
宫内女官。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分類:太监前蜀
《漢語大詞典》:青锦(青錦)
(1).青色的锦缎。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见一女人,年可三十餘,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綈丝履。”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三:“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鬱金香。”
(2).喻青苔。色如锦缎,故喻。 唐 李白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诗之二:“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緑丝。”
(3).道家谓肝色。黄庭内景经·肝部:“青锦披裳佩玉铃。” 梁丘子 注:“青锦,肝之色。”
《漢語大詞典》:啬神(嗇神)
爱惜精神。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太平广记卷五五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寒山子》:“修生之道,除嗜去欲,嗇神抱和,所以无累也。” 宋 张耒 《齐居赋》:“絶嗜窒慾,爱精嗇神,声色不御,滋味罕亲。”
《漢語大詞典》:五云乡(五雲鄉)
仙人居住的地方。 前蜀 徐太妃 《丈人观》诗:“不羡乘鸞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我舞袖拂开三岛路,醉魂飞上五云乡。” 明 汪廷讷 《种玉记·捷报》:“只见花迎驛骑,盼云树遥指五云乡。”
《國語辭典》:白茫茫  拼音:bái máng máng
形容呈现无边白色的一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也作「白漭漭」。
《漢語大詞典》:者边(者邊)
这边。 前蜀 王衍 《醉妆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五代 齐己 《道林寓居》诗:“青嶂者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疎。”
分類:这边前蜀
《漢語大詞典》:春歌
(1).春时歌唱。史记·乐书:“﹝ 汉 家﹞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春阳》,夏歌《朱明》,秋歌《西暤》,冬歌《玄冥》。” 唐 杜甫 《壮游》诗:“春歌丛臺上,冬猎青丘旁。”
(2).春天的歌。 唐 皎然 《拟长安春词》:“春歌杂鶗鴂,春梦绕轘辕。”
(3).犹情歌。 前蜀 李珣 《酒泉子》词之二:“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4).乐府清商曲辞之一。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
《國語辭典》:鼹鼠(鼴鼠)  拼音:yǎn shǔ
动物名。哺乳纲食虫目。体为圆筒形,稍扁平。身长五寸许,毛黑褐色。眼极小,常居土中,不见日光,视觉因而丧失。嗅觉、听觉特别敏锐。趾上钩爪,适于掘土。捕食昆虫为生。也称为「田鼠」、「偃鼠」。
《漢語大詞典》:柳含烟(柳含煙)
本为 唐 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因 前蜀 毛文锡 词中有“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露”句而得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