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8,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前说
光前
继承
冠古
绍述
遗篇
遗德
述事
前政
遗教
遗制
追配
前躅
不嗣
遗范
《漢語大詞典》:前说(前説)
(1).前人的见解。宋书·志序:“百官置省,备有前説,寻源讨流,於事为易。”
(2).先前的主张。宋史·曾肇传:“ 肇 在礼院时,启亲祠北郊之议。是岁当郊, 肇 坚抗前説。”
《漢語大詞典》:光前
光大前人的功业。亦谓功业胜过前人。 南朝 梁 刘孝绰 《奉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我后游 祇鷲 ,比事实光前。”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顾德政碑》:“方其盛业,绰有光前。”
《國語辭典》:继承(繼承)  拼音:jì chéng
1.承继先人的财产或事业。如:「他继承父亲的企业之后,首先致力于人事的革新。」
2.《民法。继承编》规定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其继承人当然承继其财产上非专属之权利及义务。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之债务,以因继承所得遗产为限,负清偿责任。
《漢語大詞典》:冠古
盖过前人或前代。 唐 杜甫 《雨》诗:“侍臣书王梦,赋有冠古才。” 宋 辛弃疾 《洞仙歌·旧交贫贱》词:“任掀天事业,冠古文章,有几箇笙歌晚岁。”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先生此论,实具冠古之识,并非大言欺人。”
《國語辭典》:绍述(紹述)  拼音:shào shù
遵循前人的遗规事业。《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章惇传》:「于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复之。」
《國語辭典》:遗篇(遺篇)  拼音:yí piān
前人所遗留下来的篇章、作品。
《漢語大詞典》:遗德(遺德)
(1).指前人留下的德泽。庄子·盗跖:“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史记·孝文本纪》:“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宋 曾巩 《思轩诗序》:“今六十餘年,而君来世其官,众於是考於州人,以求 水部 之餘恩遗德。”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老年人念 托氏 的遗德,不忍动手。”
(2).谓留下德泽。史记·秦本纪:“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
(3).指弃置未用的贤德之人。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假令有遗德於板筑之下,有隐才於屠钓之间,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
《漢語大詞典》:述事
(1).陈述往事;叙事。史记·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 武帝 获麟, 迁 以为述事之始。”《南齐书·崔祖思传》:“述事之徒,褒諛为体。世无 董狐 ,书法必隐;时闕 南史 ,直笔未闻。”
(2).继续前人的事业。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然臣以谓陛下念祖宗艰难之功,必思所以持盈守成;慕 神考 劬劳之德,必思所以继志述事。”清史稿·高宗纪一:“朕以继志述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后,欲使海澨山陬,俱沾大泽。”
《漢語大詞典》:前政
前人的政绩。亦谓前任官员。书·毕命:“钦若先王成烈,以休於前政。”南史·循吏传·虞愿:“出为 晋平 太守。在郡不事生业。前政与百姓交关,质録其儿妇, 愿 遣人於道夺取将还。”《初刻拍案惊奇》卷五:“ 刘生 愈加敬信 李老 ,再来问此去为官之方。 李老 云:‘只须一如前政。’”
《國語辭典》:遗教(遺教)  拼音:yí jiào
1.前人所遗留下来的思想、学说、主张等。《楚辞。宋玉。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清。张尔岐〈辨志〉:「周公孔子之遗教,未闻有见诸行事,被于上下者,岂少而习之,长而忘之与?」
2.临死时的训词。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王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
《漢語大詞典》:遗制(遺製)
亦作“ 遗製 ”。
(1).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或成规。《孔子家语·观周》:“今 孔子 将适 周 ,观先王之遗制。”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备威仪,助郊祭, 高祖 太宗 之遗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唐 大夫如 白居易 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緇流作佛事者。今法至此月亦减去食羊钱,盖其遗制。” 宋 崔伯易 《感山赋》:“孰察诸刊剥水火之遗製,孰恤乎竖穉曲直之所宜。”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楔子:“但此遗制若采一夫一妇制的观点则断难说明。”
(2).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制作物。陈书·儒林传·张讥:“ 讥 幼丧母,有错綵经帕,即母之遗製。”南史作“遗制”。 唐 张九龄 《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故郡城有荒臺焉,虽层宇落构,而遗製岿然。”
(3).指前代制作物的形式。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琵琶圆体修劲而小,号曰‘秦汉子’,盖絃鼗之遗製。”辽史·仪卫志一:“ 辽国 自 太宗 入 晋 之后,皇帝与南班 汉 官用 汉 服……其 汉 服即 五代 、 晋 之遗制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一:“后世言天文之家,如 洛下閎 、 鲜于 妄人辈,述其遗制,营之度之,而作浑天仪,歷家推步,无越此器。”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官民皆带帽,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 唐 《玄怪録》载 岑顺 事,可见当时象棋遗製。”
(4).犹遗诏。旧唐书·褚遂良传:“ 神龙 元年, 则天 遗制復 遂良 及 韩瑗 爵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兀欲 宣 德光 遗制曰:‘ 永康王 , 大圣皇帝 之嫡孙, 人皇王 之长子,可於 中京 即皇帝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遗制。”
(5).指前代遗留下来的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汉艺文志》兵书,称《黄帝》《风后》,不下十餘种,安知非先 秦 遗製,后世易名以为《阴符》乎?”
《漢語大詞典》:追配
谓与前人相匹敌,媲美。书·君牙:“对扬 文 武 之光,追配于前人。”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墨工制名多蹈袭:“墨工製名,多相蹈袭,其偶然耶,亦好事者,冀其精艺追配前人,故以重名之也。”《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陛下正宜追配先君,扫清故孽,何自畏也。”
《漢語大詞典》:前躅
前人的遗范。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钦 仲舒 之睟容,遵缝掖於前躅。” 唐 刘禹锡 《登司马错故城》诗:“登临值萧辰,周览壮前躅。” 清 龚自珍 《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曰承前躅之养痈兮,丁南 赣 之多盗。”
分類:前人
《漢語大詞典》:不嗣
(1).谓不足以继承前人之位。汉书·王莽传上:“事事谦退,动而固辞。曰‘ 舜 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颜师古 注:“言 舜 自让德薄,不足以继 帝尧 之事也。”按,书·舜典作“弗嗣”。 孔 传:“辞让於德不堪,不能嗣成帝位。”
(2).设有子嗣。 唐 元稹 《四皓庙》诗:“ 惠帝 竟不嗣, 吕氏 祸有因。”
《漢語大詞典》:遗范(遺範)
(1).指前人遗留下来可作楷模的法式、规范、标准等。晋书·乐志上:“ 武皇帝 採 汉 魏 之遗范,览 景文 之垂则,鼎鼐唯新,前音不改。” 唐 元稹 《去杭州》诗:“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陈霆》:“其豪迈激越,有 苏 辛 遗范。” 谢觉哉 《不惑集·从纪念杜甫想到的》:“ 延城 南关外 杜甫川 口有 唐 左拾遗 杜公祠 ,祠系依石凿洞,石龛犹存,有‘北征遗范’木匾。”
(2).犹遗像。魏书·释老志:“后 孝明帝 夜梦金人,顶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羣臣, 傅毅 始以佛对。帝遣郎中 蔡愔 、博士弟子 秦景 等使於 天竺 ,写浮屠遗范。”参见“ 遗像 ”。
《國語辭典》:遗像(遺像)  拼音:yí xiàng
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肖像。如:「国父遗像」。《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
2.当物体移去或闭眼时,物像仍存在瞬间的现象。也称为「后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