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刻石  拼音:kè shí
1.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2.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国语辞典》:秦刻石  拼音:qín kè shí
秦国的刻石文字,字体近于籀篆。如〈峄山碑〉、〈琅邪台刻石〉、〈石鼓文〉等。参见「石鼓文」条。
《漢語大詞典》:坛山刻石(壇山刻石)
坛山 在 河北省 赞皇县 ,山壁刻有“吉日癸巳”四个篆字,相传为 周穆王 书。原刻石在 宋 皇祐 年间被州将 刘庄 凿取带走,久佚。 宋 皇祐 五年 李中祐 摹刻本也已散失,现存有 南宋 重刻本。参阅 清 王昶 金石萃编卷三。
《国语辞典》:泰山刻石  拼音:tài shān kè shí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为歌颂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时又刻诏书于背面,相传为李斯所书。
《国语辞典》:鲁孝王刻石(鲁孝王刻石)  拼音:lǔ xiào wáng kē shí
金代诏修孔子庙时于鲁灵光殿发现的刻石。刻于西汉宣帝五凤二年(西元前56)时,文仅三行十三字,以古隶刻成,结体自然而富变化,多用圆笔,横画收尾波磔不甚明显。碑文「年」字末笔竖画特长,在严整中含有奔放的意味。
《国语辞典》:莱子侯刻石(莱子侯刻石)  拼音:lái zǐ hóu kè shí
一种古隶的石刻。王莽天凤三年(西元16)刻,清嘉庆二十二年(西元1817)在山东邹县出土,今存邹县孟子庙。文分七行,每行五字,全文三十五字。书法苍劲质朴,极具风骨。用笔直线多,曲线少,转折处都露方角,字体呈横势,虽为古隶,而八分书之波势,已略见端倪。
《国语辞典》:琅邪台刻石(琅邪台刻石)  拼音:láng yé tái kè shí
秦始皇二十八年南巡,登琅邪山,筑琅邪台,立石刻于其上,目的在颂秦德,明得意。此刻石文字传为李斯所书小篆。后胡亥继立,二世元年东行郡县,于原石之旁加刻诏书,世称二世诏文。今原石已毁,惟二世诏文,残存十三行八十七字,字迹多剥蚀难辨。
《国语辞典》:峄山刻石(峄山刻石)  拼音:yì shān kè shí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登峄山时,为颂扬秦功德而立的碑石。为李斯所书。原石唐时已遇火毁坏,宋淳化四年(西元993),郑文宝得徐铉临本,摹刻于长安,现存于陕西省旧西安府学。
《漢語大詞典》:刻石文
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南史·范云传:“下官尝读史记,见此刻石文。”参见“ 刻石 ”。
《國語辭典》:刻石  拼音:kè shí
1.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2.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分类字锦》:刻石著纪(刻石著纪)
后汉书祭祀志河图会昌符曰汉大兴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泰山刻石著纪禅于梁父退省考五
分类: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