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刻版
见“ 刻板 ”。
分類:刻版
《國語辭典》:刻板  拼音:kè bǎn
1.在木、石、金属板面上雕刻文字、图案,做成印刷用的底版。《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学者无笔札之劳,获睹古人全书。」《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后周纪二。太祖广顺三年》:「蜀毌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
2.比喻固定、呆板而缺乏变化。《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年之内,我一个生日,我们贱内一个生日,这两个生日,是刻板要做的。」
《国语辞典》:刻版印书(刻版印书)  拼音:kè bǎn yìn shū
将文字、图案雕刻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刷涂墨汁后,排印在纸上,制订成书籍。如:「刻版印书在中国有很久的历史。」
《国语辞典》:乾刻版  拼音:gān kè bǎn
一种铜版画。不用腐蚀剂,而直接在版上用铁针刻划图形,然后在凹处上油墨,再以压印机印刷出来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