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翻刻本
木版画
锲梓
刊人
木版水印
木版图
《国语辞典》:翻刻本  拼音:fān kē běn
版本学上称据原刻版影摹,上版开雕的本子。也称为「覆刻本」。
《国语辞典》:木版画(木版画)  拼音:mù bǎn huà
以木板做为刻版印画的材料,刻成想像中的画面后,再经拓印于纸、布成画,称为「木版画」。也称为「木板画」、「木刻画」。
《漢語大詞典》:锲梓(鍥梓)
谓刻版印刷。 明 宋濂 《〈葬书新注〉序》:“ 彦渊 既鍥梓以传,復介学子 刘刚 请余序。”
分類:刻版印刷
《漢語大詞典》:刊人
刻版工人。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 罗汝槐 ﹞勤志独撰,又三季书成,方授刊人。”
分類:刻版工人
《漢語大詞典》:木版水印
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唐 宋 流行单色刷印,至 明 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餖飣,故 明 人称为 餖版 。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
《漢語大詞典》:木版图(木版圖)
木刻版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为 中国 所知道的 梅斐尔德 ,是一个新进的青年作家,他曾为 德 译本 斐格纳尔 的《猎俄皇记》刻过五幅木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