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刊 → 刋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创刊(創刊)  拼音:chuàng kān
书报杂志的创办刊行。如:「创刊号」。
《漢語大詞典》:创刊词(創刊詞)
刊物创刊号上发表的说明该刊创办宗旨、刊载内容等问题的文章。 袁鹰 《飞》:“他在《校风》的创刊词里慷慨陈词。”
《漢語大詞典》:创刊号(創刊號)
报纸杂志等开始刊行的第一期。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 施蛰存 先生在《文艺风景》创刊号里,很为‘忠而获咎’者不平,就因为还不免有些‘隔膜’的缘故。” 阿英 《鲁迅忌日忆殷夫》:“就在创刊号发行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束诗稿。”
《国语辞典》:民报(民报)  拼音:mín bào
西元一九○五年于东京创刊,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先生亲撰发刊词,并首倡三民主义学说。
《漢語大詞典》:新民报
①1929年9月创刊于南京。先后出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今北京)等版,有八个日、晚刊。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设于南京,罗承烈任总主笔,赵超构任副总主笔。因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被迫停刊。建国后,上海《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1958年起改名《新民晚报》。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政权机关报。1938年1月创刊于北平,1944年4月停刊。
《国语辞典》:卫报(卫报)  拼音:wèi bào
原名曼彻斯特卫报,一八二一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创刊,现于伦敦发行,支持自由党,为世界著名的高级报纸。
《漢語大詞典》:大公报
日报。1902年6月,英敛之创刊于天津。1916年售于王郅隆。1926年由胡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先后出上海、汉口、重庆、香港、桂林等版。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改组为《进步日报》,后与上海版合并,于1956年10月迁北京,1966年9月停刊。香港版《大公报》继续出版。
《漢語大詞典》:中国工人
周刊。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罗章龙主编。1925年5月成为中国总工会机关报,同月停刊。1928年12月在上海秘密复刊,1931年停刊。
《漢語大詞典》:中国青年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报。月刊。1923年10月创刊于上海。恽代英、萧楚南、任弼时等任主要编辑和撰稿人。后曾改名《无产青年》《列宁青年》等。1932年停刊。1939年在延安复刊,恢复原名。1941年又停刊。1948年12月在河北平山复刊。次年迁北京。1966年8月停刊,1978年9月复刊。
《漢語大詞典》:天津学生会联合报
1919年7月创刊于天津。周恩来主编。初为日报,后为三日刊。因宣传爱国反帝思想,曾遭北洋军阀查禁。1920年初停刊。
《國語辭典》:新民丛报(新民叢報)  拼音:xīn mín cóng bào
清末改革派的重要刊物。西元一九○二年,由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刊。初期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为主,宣导变法维新,抨击守旧顽固派;一九○三年起则坚持立宪保皇,反对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与民报的言论对垒。
《国语辞典》:泰晤士报(泰晤士报)  拼音:tài wù shì bào
一种英国报纸。西元一七八五年由华特于英国伦敦创刊。
《国语辞典》:北京之春  拼音:běi jīng zhī chūn
一种由大陆知识分子民办的刊物。创刊于西元一九七九年,由共青团中央委员周为民、王军涛、韩志雄等所主编,是当时唯一民刊铅印出版物。主张废除官僚体制、反对专制统治和抨击公安暴行等,藉以宣扬民主思想。一九八一年遭禁。
《国语辞典》:朝日新闻(朝日新闻)  拼音:zhāo rì xīn wén
西元一八七九年于日本大阪创刊的著名报纸。
《国语辞典》:产经新闻(产经新闻)  拼音:chǎn jīng xīn wén
日本著名的综合性报纸。西元一九三三年于大阪创刊,出版早报和晚报。现总社已迁至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