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丑(出醜)  拼音:chū chǒu
丢脸、失体面。《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事已如此,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真个招他为婿,免得出丑。」《红楼梦》第三七回:「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
《国语辞典》:出丑狼藉(出丑狼藉)  拼音:chū chǒu láng jí
丢人现眼。《后西游记》第二五回:「你这些无情没福的和尚,我也没工夫出丑狼藉与你打官司,只将你关闭在此,做几日饿死了,出我这口恶气罢。」
《國語辭典》:当场出丑(當場出醜)  拼音:dāng cháng chū chǒu
在现场显露丑态,出洋相、失体面。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八出:「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也作「当场献丑」。
《漢語大詞典》:出丑放乖(出醜放乖)
犹言出乖露丑。 元 耶律楚材 《为石壁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窃以 达磨 昔年,莽卤截鹤续鳧; 天寧 今日,顢頇证龟作鳖,可怜弄巧成拙,不免出丑放乖。”
《國語辭典》:出丑扬疾(出醜揚疾)  拼音:chū chǒu yáng jí
宣扬丑恶。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有甚事叫唤声疼,没来由出丑扬疾。」明。贾仲名《萧淑兰》第四折:「你既主张了罢,也免的出丑扬疾,也见我祖宗家门清洁。」
分類:暴露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