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生番
(1).旧时侮称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人。多指少数民族或外族。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惟 凉山 内生番……多不火食。”清史稿·穆宗纪二:“ 日本 兵船抵 臺湾 登岸,与生番寻衅。”
(2).喻凶残野蛮的人。 杨朔 《春在朝鲜》:“那些挂着文明幌子的食人生番不能扳着地球倒转,就永远不能毁灭人类光明灿烂的世界。”
《漢語大詞典》:傅翼
添翼。常比喻给凶残者以权力地位等,使之更易于作恶。逸周书·寤儆:“无虎傅翼,将飞入宫,择人而食。”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若便以军临之,吏民 羌 胡 必谓国家不别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为虎傅翼也。”梁书·贺琛传:“如復傅翼,增其搏噬,一何悖哉!”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戴角无上齿,傅翼恒两足。物生有定分,彼赢此或缩。”
《國語辭典》:豺声(豺聲)  拼音:chái shēng
比喻恶人的声音凶猛如豺。《左传。文公元年》:「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漢語大詞典》:豺豕
豺和野猪。两者均为凶残的兽类,因以比喻凶狠残暴的恶人。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道。” 张铣 注:“豺豕,喻乱贼也。” 前蜀 杜光庭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况臣顷因扈卫,时属艰忧,豺豕欺天,雾霾蔽日。” 宋 黄庭坚 《金刀坑迎将家待追浆坑十馀户山农不至因题其壁》诗:“遂令五百里,化为豺豕墟。”
《漢語大詞典》:凶戾(兇戾)
(1).凶残暴戾。后汉书·何敞传:“昔 郑武姜 之幸 叔段 , 卫庄公 之宠 州吁 ,爱而不教,终至凶戾。”《晋书·温峤传》:“罪不相及,古之制也。近者大逆,诚由凶戾。凶戾之甚,一时权用。”南史·宋武昌王浑传:“ 浑 少而凶戾,尝忿左右,拔防身刀斫之。”《旧唐书·元载传》:“曾无悔非,弥益凶戾,年序滋远,衅恶贯盈。”
(2).指暴戾之人。 唐 元稹 《祭淮渎文》:“明哲用兴,凶戾潜殛。”
凶暴乖戾。《魏书·高祖纪上》:“然下民兇戾,不顾亲戚,一人为恶,殃及合门。”
《國語辭典》:饿狼(餓狼)  拼音:è láng
比喻贪吃、贪财的人。《商君书。画策》:「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漢語大詞典》:豺虺
豺与毒蛇。比喻凶残的恶人。《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晋 张载 《平吴颂》:“蠢尔鲸 吴 ,凭山阻水,肆虐播毒,而作豺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新唐书》:“以当日之梟獍纵横,豺虺充斥,而尚有如 赵犨 兄弟父子之治 陈州 , 张言 之治 河南 ,及 王师范 之忠孝有礼,皆季代之祥麟瑞凤也。”
《國語辭典》:桀猾  拼音:jié huá
凶猛而狡黠的人。唐。柳宗元 封建论:「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
分類:凶残狡黠
《漢語大詞典》:九婴(九嬰)
传说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恶凶残的人。《淮南子·本经训》:“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高诱 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 北魏 温子升 《寒陵山诗碑》:“禄去王室,政出和门,铜马竞驰,金马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毁珪,人物既尽。” 唐 骆宾王 《又破贼设蒙俭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沴;瑶阶舞戚, 洞庭 有 三苗 之墟。” 明 杨慎 《药市赋》:“永遁兮二竖,载歼兮九婴。”
《漢語大詞典》:魔君
犹魔王。喻指凶残、凶暴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那朝奉又是一个爱财的魔君,终是 陈秀才 的名头还大, 衞朝奉 不怕他还不起。” 殷夫 《梅儿的母亲》诗:“世界的创造者只是我们,我们要在今天,今天杀尽魔君。”
《漢語大詞典》:猛暴
凶残暴戾。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吴王 为人猛暴,羣臣不堪。”《魏书·高祖纪上》:“虎狼猛暴,食肉残生。”北齐书·循吏传·苏琼:“ 毕义云 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
《漢語大詞典》:虎吏
凶残如虎之酷吏。 唐 欧阳玭 《野人献日赋》:“上或逼於狼政,下或临於虎吏;汲汲为心,营营为意。” 鲁迅 《南腔北调集·偶成》:“‘酷刑’的发明和改良者,倒是虎吏和暴君,这是他们唯一的事业,而且也有工夫来考究。”
《漢語大詞典》:腥氛
犹妖氛。用以指黑暗凶残势力。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然六人回 湘 之后,会同巡防营队长 徐鸿斌 ,復组织敢死军一队,以期誓扫腥氛。”
《漢語大詞典》:刻虐
(1).苛刻凶残。南史·恩倖传·戴明宝:“ 显度 刻虐为百姓疾,比当除之。” 宋 苏轼 《乞罢税务岁终赏格状》:“臣至 淮南 ,体访得诸处税务,自数年来,刻虐日甚,商旅为之不行。”
(2).侵害。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 陇川 致乱,皆由 恭项 暴杀无辜,刻虐 蛮 人。”
《漢語大詞典》:采生(採生)
捕杀生人以祭神。旧时某些地区的一种凶残的迷信恶习。《元典章·刑部三·不道》:“土人每遇闰岁,纠合兇愚,潜伏草莽,採取生人,非理屠戮,彩画邪鬼,买觅师巫祭赛,名曰採生。”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 北京 刘老 者曾往 湖广 岳州 。其地往往有杀人者,谓之採生。遇每年闰月,人五六成羣,以长竹竿挑小筐篮,竿上有钩,用以钩人。凡逢人,採隻不採双,虽亲识遇之亦不能免。僧或妇人尤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