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分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分类词汇(续上)
手不停挥
焦笔
木牍
练字
力透纸背
《國語辭典》:手不停挥(手不停揮)  拼音:shǒu bù tíng huī
不停的挥笔书写。形容文思泉涌,写作快速。《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清。李渔《怜香伴》第三出:「孩儿,你终日吟诗作赋,手不停挥,虽不是内家本等,但你性之所好,我也不好阻当。」
《漢語大詞典》:焦笔(焦筆)
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明 李日华 《六砚斋笔记》卷一:“﹝ 沈石田 墨荷﹞下连折藕一段,先以墨汁浓淡渍成,后以焦笔辨其筋缕孔窍。”参见“ 枯笔 ”。
《漢語大詞典》:枯笔(枯筆)
(1).犹秃笔。多用为谦词。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休沐不出》之二:“著书洒风雨,枯笔束如林。” 宋 陆游 《幽居述事》诗之四:“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闲居。” 元 方夔 《杂兴》诗之四:“勘破世纷无一事,又拈枯笔续前编。”
(2).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程邃 ﹞善画山水,纯用枯笔。” 邵宇 《谈木版水印画》:“刻版和印刷艺人们,根据原画的内容和笔意,持刀如笔,设色如画,既可做到细致入微,也可做到粗犷奔放,无论是枯笔的劲健断续,饱墨的水意荡漾,都能表达尽致。”
《漢語大詞典》:木牍(木牘)
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 叶德辉 《书林清话·书之称叶》:“牒则木牘一版之称。” 洪楼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简介》:“从墓中出土木牍得知,墓的埋葬时间是 汉文帝 初元 十二年。”
分類:写字木简
《國語辭典》:练字(練字)  拼音:liàn zì
1.练习书法。如:「他想藉练字修身养性。」
2.指推敲诗文中的用字遣词。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诗以意为主,又须篇中练句,句中练字,乃得工耳。」
《國語辭典》:力透纸背(力透紙背)  拼音:lì tòu zhǐ bèi
写字运笔的力量能穿透纸张到达纸的另一面。形容写字、画画笔力遒劲有力。语本唐。颜真卿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后也用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有力。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陆放翁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