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败兴(敗興)  拼音:bài xìng
破坏兴致。《西游记》第四三回:「你这先生,怎么说这等败兴的话?」也作「扫兴」。
《漢語大詞典》:呜呜声
猫或其他动物在满意或高兴时发出的低沉连续的震颤声
与猫发出的呜呜声相似的声音。例如:合格马达发出的柔和的呜呜声。
《國語辭典》:宜嗔宜喜  拼音:yí chēn yí xǐ
形容面貌不论喜乐或发怒都很美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著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也作「宜喜宜嗔」。
《漢語大詞典》:舒眉展眼
形容兴奋、高兴时的神态。例如:数千名农村干部,早早赶到披红结彩的会场上,一个个舒眉展眼,喜气洋洋。——《取经》
《漢語大詞典》:乐嗟苦咄(樂嗟苦咄)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鹖冠子·博选:“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陆佃 注:“乐则嗟之,苦则咄之,不礼甚矣,苟非无耻之人岂所甘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