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八门(八門)  拼音:bā mén
术数用语。方术家为了预卜吉凶,立有休、生、伤、杜、死、景、惊、开八门。其中开、休、生三门为吉,其馀五门为凶。如:「遇到这种事,最好请位先生推推八门,看看吉凶。」
《國語辭典》:五花八门(五花八門)  拼音:wǔ huā bā mén
五花、八门各指古代兵法中的五行阵、八门阵。后比喻形形色色、变化多端。如:「这家超商的食品种类真是五花八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分類:战术八门
《国语辞典》:八门五花(八门五花)  拼音:bā mén wǔ huā
本指古代兵法中的八门阵、五花阵,后因其阵法变化多端,故借以比喻花样繁杂、变化多端。《虞初新志。卷一七。南游记》:「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也作「五花八门」。
《分类字锦》:九宫八门(九宫八门)
隋书经籍志遁甲九宫八门图一卷
分类:杂占
《國語辭典》:白门(白門)  拼音:bái mén
1.白色的门。
2.南京的别称。参见「南京」条。
《國語辭典》:白莲教(白蓮教)  拼音:bái lián jiào
一种民间宗教信仰。旁附佛教以招揽信众,元代后搀入大量他教成分,教义更趋复杂,以致派别林立,超过百种。信徒众多,分布很广,元、明、清曾发动政治反抗运动。
《國語辭典》:三门(三門)  拼音:sān mén
1.古代诸侯都城有三道门,即库门、雉门、路门。《礼记。明堂位》汉。郑玄。注:「天子五门,皋库稚应路,鲁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
2.本指空门、无相门与无作门。后泛指寺院的大门。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休道立下寺,我连三门都与你盖了。」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呀!他在我三门下写下两句诗,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阇黎斋后钟。」
3.地名。位于浙江省境东部,濒三门湾。
八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八门两益)
八门二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门两益也。
八门两益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因明入正理论一部所明也。八门者何?一曰能立,因喻满足,圆成宗义,生他之正智者也。二曰能破,检出他过失之量,我能斥其非(名之曰显过破),或立量而破之(名之曰立量破)者也。三曰似能立,宗因喻之三支互有缺,或三支完全,而所陈有过(三十三过是也),堕于自负者也。四曰似能破,他量圆满,妄为弹诘,或立量而破之者也。五曰现量,例如眼识之于色,耳识之于声,定心之于诸境,能缘之心符于境之自体者也。六曰比量,例如见烟而知火,以极成之因喻而比知未许之宗义者也。七曰似现量,如目见玄黄,谓为见瓶,能缘之心妄为计度,与境之自相不符者也。八曰似比量,妄兴因喻,过成邪宗者也。此八门中,能立能破,皆有立者自发言,开悟他敌者及證义者之益。似能立,似能破,虽不使他敌者开悟,而有使證义者生解之益,故皆以之为悟他之益。其次真似之现量比量,均为发言立量,就立者之自智而分别者,智能自悟而不能悟他。故以之为自悟之益。然则前四门,为关于言语之上者,后四门为关于自智之上者。则当先自悟而后悟他。盖以不自證,即不能使他悟也。然因明之法。原在利他。故悟他为先而自悟在后。因明入正理论开益颂曰:「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