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入灭(入滅)
佛教语。谓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指僧尼死去。《坛经·付嘱品》:“ 法海 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明 宋濂 《金华安化院记》:“﹝ 嵩头陀 ﹞创伽蓝於 莱山 ,已而西入 金华 ,建 龙盘寺 以及今院,后入灭於 龙丘 。”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佛学时代》:“后祖受鉢,前祖随即入灭。”
《漢語大詞典》:双树(雙樹)
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 释迦牟尼 入灭之处。大般涅槃经卷一:“一时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罗跋提 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卷八:“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释迦 缄默於双树,将致理致渊寂,故圣为无言。”
《國語辭典》:鹤林(鶴林)  拼音:hè lín
寺庙道观。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韵〉:「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漢語大詞典》:贞林(貞林)
佛教语。指佛入灭之处。传说佛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如鹤之群栖。贞,喻白色。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扇灵崿之留风,镜贞林之絶影。”
《漢語大詞典》:鹄林(鵠林)
佛教语。佛入灭之处。佛于婆罗双树林即鹤林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故名。鵠,通“ 鹤 ”。《四教仪》一:“然 鹿野 鵠林之文,七处八会之教,非顿渐之异,不定祕密之殊。”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羡龙瓶之始晨,追鵠林之餘慕。” 北周 王褒 《善行寺碑》:“至於千叠火然,鵠林变色;四禪灾起,鸽影传辉。”参见“ 鹤林 ”。
《國語辭典》:鹤林(鶴林)  拼音:hè lín
寺庙道观。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韵〉:「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入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入于灭度也。梵语涅槃,译为灭度。灭惑度生死海之义。谓證果之人死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入涅槃,又名圆寂,也作为圣者谢世的代名词。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佛学大辞典】
(传说)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舍利弗目连二人告佛请入灭,佛为之说往昔因缘。上足二人告佛而入灭者,乃三世诸佛之通规也。增一阿含经十八曰:「舍利弗言: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萨婆多论七曰:「舍利弗目连以不忍见佛泥洹,便先泥洹。以其先泥洹故,七万阿罗汉同时泥洹。」
佛欲入灭,劝请住世。
【三藏法数】
谓佛欲舍寿命,入涅槃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久住世间,无央数劫,度脱一切众生,是名劝请住世。(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