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元杂剧(元雜劇)  拼音:yuán zá jù
中国最早的一种戏曲。盛行于元代,最初为金院本中的一种演出形式。以唱曲为主,剧词、音乐的结构十分严谨。剧本体裁通常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因主唱者不同,可分为末本、旦本两种。也称为「北曲」、「元曲」。
《国语辞典》:外净(外净)  拼音:wài jìng
元杂剧的角色。为次要的净角。
《国语辞典》:么末  拼音:yāo mò
早期元杂剧的别称。元。杜仁杰〈耍孩儿。风调雨顺套。六煞〉:「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也称为「么么」。
《国语辞典》:外末  拼音:wài mò
元杂剧正末之外的次要男角。也称为「冲末」。
《国语辞典》:绣襦记(绣襦记)  拼音:xiù rú jì
传奇名。明薛近兖撰,一说徐霖撰。本元杂剧《曲江池》增饰而成,演郑元和、李亚仙故事,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因元和落魄时,亚仙以绣襦拥之而归,故称为《绣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