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委藏
储藏东西的地方。新唐书·班宏传:“ 扬子院 ,盐铁转运之委藏也。”
分類:储藏东西
《國語辭典》:宝库(寶庫)  拼音:bǎo kù
1.珍藏宝贵物品的地方。《文选。潘岳。关中诗》:「微火不戒,延我宝库。」《西游记》第五二回:「如来即令十八尊罗汉开宝库取出十八粒『金丹砂』,与悟空助力。」
2.比喻物产丰富的地方。唐。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
《漢語大詞典》:遗藏(遺藏)
遗留下来的储藏之物。 宋 吕惠卿 《建宁军节度使谢表》:“抚弓剑之遗藏,每加悽愴;顾庙堂之旧物,寧不衋伤。”
《漢語大詞典》:架阁库(架閣庫)
(1). 宋 元 时代储藏文牍案卷的机构。宋史·职官志三:“主管架阁库:掌储藏帐籍文案以备用,择选人有时望者为之。旧有管干架阁库官, 宣和 罢之, 绍兴 十五年復置,吏、户部各差一员,礼、兵部共差一员,刑、工部共差一员,以主管尚书某部架阁库为名。”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煇 顷在 番江 ,因得架阁库故纸,见有以借緋鱼袋入衔者,乃 政和 间案沓也。”
(2).指主管架阁库的官员。元史·百官志一:“左右部架阁库,秩正八品。管勾二员,典吏十二人。掌六部文卷簿籍架阁之事。 中统 元年,左右部各置。二十三年,併为左右部架阁库。”
《國語辭典》:粮仓(糧倉)  拼音:liáng cāng
贮存粮食的仓库。如:「这个大型的粮仓可以容纳上千吨的稻米。」
《漢語大詞典》:储廥(儲廥)
储藏粮谷的仓库。新唐书·杜鸿渐传:“即具上兵马招辑之势,且録军资、器械、储廥凡最,使 涵 诣 平凉 见太子。”
分類:储藏仓库
《漢語大詞典》:畜藏
积蓄储藏。庄子·天下:“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成玄英 疏:“是以蕃滋生息,畜积藏储者,皆养民之法。”史记·平準书:“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 明 唐顺之 《蔡母邹孺人墓志铭》:“君又倜儻,不事畜藏,囊篋屡空。”
分類:积蓄储藏
《國語辭典》:帑廥  拼音:tǎng kuài
国家贮藏财币和粮食的府库。《新唐书。卷一一三。张文瓘传》:「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壁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会迪简以帑廥匮竭,稍简罢士之疲老者。」
《漢語大詞典》:私褚
私人储藏之物。褚,通“ 储 ”。新唐书·儒学传序:“ 禄山 之祸,两京所藏,一为炎埃,官幐私褚,丧脱几尽,章甫之徒,刼为縵胡。”
《漢語大詞典》:余藏(餘藏)
(1).谓多储财物。史记·孟尝君列传:“今君又尚厚积餘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 文 窃怪之。”
(2).储藏的财物。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制》:“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剗刷,殆无餘藏。” 清 周岐 《官兵行》:“倾仓倒瓮恣搜括,排墙堕壁掘餘藏。”
分類:储藏财物
《漢語大詞典》:积囤(積囤)
储藏粮食的仓囤。 明 祁熊佳 《祁彪佳行实》:“时米缺价涌,饥民遑遑,先生即严闭糴之禁,搜积囤;又严强糴之法,卫囤户,米价既平,贫富咸利焉。”
分類:储藏粮食
《漢語大詞典》:诗库(詩庫)
储藏诗稿的库房。 明 袁宏道 《赠沉飞霞》诗:“文章如可典,为君作诗库。”
《漢語大詞典》:资藏(資藏)
储藏的财物。后汉书·羊续传:“ 续 妻后与子 祕 俱往郡舍, 续 闭门不内,妻自将 祕 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 俞文豹 《吹剑三录》:“有能仗义以奋兴,即与旌加而显擢,王侯节鉞,次第褒封,府库资藏,悉皆赐予。”
分類:储藏财物
《國語辭典》:赀藏(貲藏)  拼音:zī cáng
聚积资产。《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生则赀藏侔于天府,死则丘墓踰于园陵。」
分類:储藏财物
《漢語大詞典》:贮留(貯留)
储藏存留。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这时,每当这时,我总是不由自己地深深吁出一口闷气,像拂去我从儿时起就贮留下的某些遗憾。”
分類:储藏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