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倒地
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 方升普 《红偃师》:“上面说, 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國語辭典》:倒地  拼音:dǎo dì
1.倒在地上。《薛仁贵征辽事略》:「李道宗方欲言,仆然倒地。」
2.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五百两金子与我。」
《国语辞典》:死心倒地  拼音:sǐ xīn dǎo dì
一心一意,不作他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二一回:「天师却才是死心倒地,扯著长老,只是磕头。」也作「死心塌地」。
《国语辞典》:倒地葫芦(倒地葫芦)  拼音:dǎo dì hú lu
倒在地上的葫芦。比喻醉倒的人。如:「他醉得像个倒地葫芦似的。」
分类:地上葫芦
《国语辞典》:不支倒地  拼音:bù zhī dǎo dì
支持不住以致仆倒在地上。如:「为了抢购演唱会的门票,在烈日下站了好几个小时,许多民众都不支倒地了。」
《漢語大詞典》:泪天倒地(淚天倒地)
谓悲痛至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朱 家儿子﹞一直到了孝堂,看见灵幃,果然泪天倒地价哭起来。”
分類:悲痛至极
《國語辭典》:擂天倒地  拼音:léi tiān dǎo dì
呼天抢地。形容大声哭喊,非常悲痛。《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江老夫妻女儿三口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
分類:哭喊
《國語辭典》:伏尸  拼音:fú shī
尸体横倒地上。《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伏尸千万,流血漂橹,此皆天下所共知也。」《文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也作「伏尸」。
《國語辭典》:伏尸(伏屍)  拼音:fú shī
1.尸体横倒地上。《战国策。魏策四》:「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也作「伏尸」。
2.伏抚尸体。《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红楼梦》第六六回:「湘莲反不动身,泣道:『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湘莲反伏尸大哭一场。」
《國語辭典》:倒毙(倒斃)  拼音:dǎo bì
倒地而死。宋。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公令军别为籍,兵逸亡,马倒毙,皆即报。」
分類:倒毙倒地
《國語辭典》:僵死  拼音:jiāng sǐ
僵硬呆滞,不生动灵活。《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
《漢語大詞典》:颠颓(顛頽)
谓倒地而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民气不舒兮,僵踣颠頽。”
分類:倒地
《漢語大詞典》:覆尸(覆屍)
亦作“ 覆尸 ”。 尸体倒地。多指被杀或被杀者。《后汉书·左雄传》:“髠钳之戮,生於睚眥;覆尸之祸,成於喜怒。” 唐 卢仝 《月蚀诗》:“忍使 黔娄生 ,覆尸无衣巾。” 孙种因 《重九战记》:“以机关枪由后夹击, 李 军死数十人,覆尸枕藉。”
分類:尸体倒地
《漢語大詞典》:丕的
亦作“ 丕地 ”。 象声词。倒地之声。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那厮不由分説,将我乱打。被我可叉则一拳,丕的打倒在地。”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我恰纔胸膛上扑地着,他去那甎街上丕的倒。”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俺男儿气中了丕地倒,醒来时俺姐姐自扶着。”
《漢語大詞典》:霣颠(霣顛)
顿踣,倒地而死。 明 杨慎 《高县义士行》:“众寡不敌吁可悯,捐躯舍生遭霣颠。”
分類:倒地
《漢語大詞典》:单毙(單斃)
力尽倒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匹夫一为不信,犹不可,单毙其死。” 杨伯峻 注:“单,同殫,尽也。毙,踣也,向前倒也。”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状》:“若使廉让有耻者弃置不收,贪冒苟得者进受华显,不惟亏圣朝风化,亦使微臣受四海之责,将不得单毙其死。”
分類:力尽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