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仪车(儀車)
皇后、妃、嫔所乘的车驾。其制依次稍有别。《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皇后仪驾仪车,木质,髤以明黄。通高九尺五寸,穹盖上圆下方高九寸,冠银圆顶涂金高七寸;檐纵五尺五寸,横四尺一寸;明黄缎垂幨,深一尺二寸;四隅繫明黄绒紃,属於軫;四柱各高二尺八寸,纵四尺七寸,横三尺二寸,不加绘饰,里髤浅红;明黄缎幃,黄里。坐具,明黄缎绣彩凤。轮径各四尺,各十有八辐;辕二,各长一丈五尺,钻以铁錽银;軫长五尺八寸,阔三尺四寸,驾马一。”参阅《清会典图》卷五九。
《漢語大詞典》:貤赏(貤賞)
依次论功行赏。 元 欧阳玄 《追封赵国公谥忠靖马合马沙碑》:“功成落之,貤赏称首。”
《漢語大詞典》:博壶(博壺)
即投壶。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参加者依次把箭(一种博具)投入特制的壶内,输者受罚饮酒。 清 魏源 《秦淮鐙船引》:“ 莱国 ( 寇準 )惟须纵博壶, 蘄王 ( 韩世忠 )那用提金鼓。”
《漢語大詞典》:差杀(差殺)
依次递减。 汉 王充 论衡·超奇:“ 长生 家在 会稽 ,生在今世,文章虽奇,论者犹谓稚於前人。天禀元气,人受元精,岂为古今者差杀哉?” 清 袁枚 《貤封非古》:“ 汉 以前爵不上逮也。自 南北朝 始有封赠其祖父之例,而自父以上官以差杀,未如近制之隆。”
分類:依次递减
《漢語大詞典》:传劳(傳勞)
依次慰劳。新唐书·舒王李谊传:“ 朱泚 攻城, 谊 昼夜传劳诸军不解带。”
分類:依次慰劳
《漢語大詞典》:递毁(遞毁)
依次毁废。隋书·礼仪志二:“ 文宣帝 受禪,置六庙…… 献武 已下不毁,已上则递毁。”
分類:依次毁废
《漢語大詞典》:轮补(輪補)
谓候补官员依次序补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大约做藩臺,照例总有一个手摺,开列着各州县姓名;那捐班人员,另有一个轮补的规矩。”
《漢語大詞典》:鱼尾雁行(魚尾雁行)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他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清 张佩纶 《请创设外海兵轮水师疏》:“至於罗经海线,考查宜精:鱼尾雁行,阵法宜讲。”
《漢語大詞典》:鹓胪(鵷臚)
形容依次排列。 清 王夫之 《南岳赋》:“其南则 石鼓 、 回雁 ,碧云雨母,鶚峙鵷臚,椒聊瓜剖。”
分類:依次排列
《漢語大詞典》: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资本增殖的运动。购买阶段,即以货币资本形式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阶段,即以生产资本形式,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阶段,即以商品资本形式投入市场。商品销售后,资本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并实现资本的增殖。为了连续不断地生产,三种资本形式就必须按一定比例同时并存,并形成各自的循环。
《漢語大詞典》:跳读(跳讀)
指不依次序,跳越章节读书。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跳读《文化批判》。”
《國語辭典》:寻行逐队(尋行逐隊)  拼音:xún háng zhú duì
各自成行成队。《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众客人寻行逐队,各据山头,讨浆索酒。」
《國語辭典》:依头缕当(依頭縷當)  拼音:yī tóu lǚ dàng
将事情从头详细的理清。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漢語大詞典》:行壶(行壺)
谓依次斟酒。 沙汀 《困兽记》一:“ 田畴 则象一个真正的主人一样坐在下席,但把行壶的责任让给了 米子远 。”
分類:依次斟酒
《漢語大詞典》:序衔(序銜)
旧指在公文上依次具列职衔、姓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权重:“又命翰林、编修、检讨……等官考驳诸司奏启以闻,如平允,则序衔曰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事某官某,列名书之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