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含毫  拼音:hán háo
作文时吮笔沉思。《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國語辭典》:粉本  拼音:fěn běn
画稿。画家作画先以粉笔作底稿,而后始正式著笔,此一底稿,称为「粉本」。唐。韩偓 商山道中诗:「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那题识上,就打横写了这九个字,下面的小字是:『曾见仇十洲有此粉本,偶背临之。』」
《國語辭典》:写生(寫生)  拼音:xiě shēng
1.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
2.中国画中对花果、草木、禽兽、山水等的绘画,称为「写生」。
《國語辭典》:写照(寫照)  拼音:xiě zhào
1.摹画人像。《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2.泛指一切事象的描写。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正是田园生活的最佳写照。」
《國語辭典》:弄笔(弄筆)  拼音:nòng bǐ
1.舞弄文笔。《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吾死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红楼梦》第二一回:「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2.执笔写字、为文、作画。唐。韩愈〈寄卢仝〉诗:「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唐。元稹 闺晚诗:「调弦不成曲,学书徒弄笔。」
《漢語大詞典》:点画(點畫)
(1).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 隋 王度 《古镜记》:“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凡飞白以点画象物形,而点最难工。” 清 刘毓嵩 《〈古谣谚〉序》:“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於声音,简札不先於应对。”
(2).画家作画的一种技法。 宋 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滕昌祐:“其画蝉蝶草虫,谓之点画,盖 唐 时 陆果 、 刘襃 之类也。”
《國語辭典》:粉墨  拼音:fěn mò
1.敷面画眉的白粉与黑墨,指妇女的妆饰。
2.演戏化装。《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或时自傅粉墨,与伶人共舞于庭,以娱悦刘太后。」
3.比喻事物迥然有别。《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使朱紫共色,粉墨杂蹂,所谓扺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
4.比喻美丽的色彩。唐。杜甫〈画鹘行〉:「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5.修饰文词,使其含义有所分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
《國語辭典》:毫素  拼音:háo sù
笔和纸。也称为「毫楮」、「豪素」。
《國語辭典》:作法  拼音:zuò fǎ
1.创立典章、法律等。晋。干宝 晋纪总论:「夫作法于治,其弊犹乱;作法于乱,谁能救之。」
2.制作的方法。如:「这道菜的作法简易,适合初学者学习。」
3.术者施行法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上:「然小行者被他作法,变作一个驴儿,吊在厅前。」《三国演义》第二回:「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
4.作文章的方法。《红楼梦》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
5.做惩戒的榜样。《红楼梦》第九回:「今见秦香二人来告金荣,贾瑞心中便更不自在起来,虽不好呵叱秦钟,却拿著香怜作法,反说他多事,著实的抢白了几句。」
《漢語大詞典》:画扇(畫扇)
(1).在扇上作画。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蘧道愍章继伯》:“竝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釐不失。”
(2).指有画饰的扇子。 南朝 梁 鲍泉 《落日看还》诗:“雕甍斜落影,画扇拂游尘。” 唐 杜甫 《伤秋》诗:“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吴画余绣:“ 康熙 丁未,从同年 徐敬菴 旭龄 处,见 秀水 吴氏 画扇二:一学 李小将军 山水,一《洛神图》,妙入毫髮。”
《國語辭典》:铅粉(鉛粉)  拼音:qiān fěn
1.一种碱式碳酸铅,色白,不溶于水,但附著力强,为贵重的白色颜料。加上香料可制成化妆品。也称为「铅白」。
2.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白粉。唐。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二首之一:「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唐。薛能吴姬〉诗一○首之九:「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蛾。」
《漢語大詞典》:画水(畫水)
(1).划水。晋书·艺术传·吴猛:“因还 豫章 , 江 波甚急, 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 宋 苏轼 《画鱼歌》:“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鉤画水如耕犂。”
(2).以水为题材作画。 唐 方干 《卓山人画水》诗:“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3).指以水为题材的图画。 宋 苏轼 《画水记》:“近日 常州 戚氏 画水,世或传寳之。”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余观 高邮寺 壁 曹仁熙 画水,感事伤时,呈 以道 舍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赵州画水:“ 赵州 画水,世传是 吴道子 笔。”
(4).民间的一种迷信活动。迷信职业者口念咒语,手指画碗里的水,画后,水给病家饮服治病。 沙汀 《还乡记》二:“这是个险恶的征兆,丈夫已经动手准备后事,但 冯大妈 不甘心,摸黑跑 白沟口 ,求卦婆 张姨娘 画水去了。”
《漢語大詞典》:洒墨
挥毫书写、作画。 明 高启 《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词:“平生好饮復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
《國語辭典》:濡染  拼音:rú rǎn
1.感染、参杂。宋。苏籀〈遗言〉:「公言近世学问,濡染陈俗却人,虽善士亦或不免。」
2.湿润。常指提笔写字作画。唐。李商隐〈韩碑〉诗:「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出:「(外)仙姑手中佳扇,为何无人题写?(旦)欲求足下濡染,未敢轻渎。」
《國語辭典》:黛螺  拼音:dài luó
1.一种青绿色颜料,用以作画或画眉。元。虞集〈赠写真佟士明〉诗:「赠君千黛螺,翠色秋可扫。」
2.代指女子的眉毛。五代十国。李煜 长相思。云一緺词:「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漢語大詞典》:点素(點素)
(1).点染绢素。后汉书·杨震传:“帝感 震 之枉,乃下詔策曰:‘故太尉 震 ,正直是与,俾匡时政,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 唐太宗 《咏雪》:“入扇縈离匣,点素皎残机。”
(2).指在绢素上作画。 唐 钱起 《画鹤篇》:“点素凝姿任画工,霜毛玉羽照帘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