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瞻企
亦作“ 瞻跂 ”。 盼望;仰望。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瞻企勒恋,守以委重。” 明 李东阳 《修建广平府庙学记》:“然则学必有庙,自昔而然。而以祭为教者,亦恶可徒有其诚而无瞻企对越之地哉?” 明 归有光 《与徐子言》:“会晤未卜,不胜瞻跂。” 清 吴嘉宾 《上林少穆先生》:“盖公为国之公诚,自处之高旷,经济宏富,道德渊深,后学须瞻跂之无由。”
分類:盼望仰望
《漢語大詞典》:仰藉
仰望依靠。明史·外国传一·朝鲜:“ 毛 镇当全 辽 沦没之后,孤军东渡,寄寓海上,招集 辽 民前后数十万,亦小邦所仰藉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其却疟者,或亦仰藉 瞿曇 之灵歟?”
分類:仰望依靠
《國語辭典》:郡望  拼音:jùn wàng
一郡之中贵显的氏族。如昌黎为韩愈的郡望,故韩愈撰文时,常自称为「昌黎韩愈」。
《國語辭典》:瞩望(矚望)  拼音:zhǔ wàng
1.期望。唐。白居易 与昭义军将士诏:「卿等承前以来,常保忠贞之节,自今以后,永为心腹之军,宜念始终,副兹瞩望。」也作「属望」。
2.眺望。
《漢語大詞典》:倾望(傾望)
仰望,仰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庠序公朝,万夫倾望。” 张铣 注:“万人皆倾首而钦慕。”隋书·樊子盖传:“﹝ 大业 ﹞六年,帝避暑 陇川宫 ,又云欲幸 河西 。 子盖 倾望鑾舆,愿巡郡境。”
分類:仰望仰慕
《漢語大詞典》:瞻驰(瞻馳)
仰望神驰。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笺》:“眷宠优异,惭感实深;报效无阶,瞻驰弥切。”
分類:仰望
《漢語大詞典》:仰属(仰屬)
仰望,敬仰。属,注目。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
《國語辭典》:希光  拼音:xī guāng
1.欲求其光辉。南朝齐。谢朓〈临楚江赋〉:「愿希光兮秋月,承永照于遗簪。」
2.仰慕风采。《文选。陆机。辩亡论上》:「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景骛。」
《漢語大詞典》:瞻系(瞻繫)
亦作“ 瞻繫 ”。 仰望悬系;牵挂。《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拘守常宪,当便道之官,不得束身奔走,稽顙城闕;瞻係天衢,驰心輦轂。” 李周翰 注:“视天子街衢不得往,故驰心也。” 唐 颜真卿 《与李太保帖》:“佇承异绩,以慰瞻係。” 宋 苏轼 《与冯祖仁书》之三:“到 韶 累日,疲於人事;又苦河鱼之疾,少留调理乃行,益远愈增瞻繫也。”
见“ 瞻係 ”。
《漢語大詞典》:戴仰
拥戴仰望。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大王诚復六国之后,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戴仰陛下,为天为父。”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是使帝图聿昌宸算,永言戴仰,弥切兢持。”
分類:拥戴仰望
《漢語大詞典》:翘伫(翹竚)
仰望等待。 清 林则徐 《辞两淮盐政呈》:“所有 则徐 感悚下忱,谨据实具呈。伏祈大人察覈转奏,不胜翘竚之至。”
分類:仰望等待
《漢語大詞典》:追企
追随仰望。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公孝于家,勤於国,宜於人,既如是,而报应又如此,果使后之追企者唯恐不逮,以邀福于神明。”
分類:追随仰望
《漢語大詞典》:延仰
引颈仰望。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臣不胜屏营延仰,谨表以闻。”
分類:引颈仰望
《漢語大詞典》:瞻赖(瞻賴)
仰望倚赖。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 兴宗 ( 蔡兴宗 )往见 庆之 ( 沈庆之 ),因説之曰:‘主上比者所行,人伦道尽;率德改行,无可復望。今所忌惮,唯在于公;百姓喁喁,所瞻赖者,亦在公一人而已。’”
分類:仰望倚赖
《漢語大詞典》:属仰(屬仰)
谓注目仰望。《后汉书·张衡传》:“贵宠之臣,众所属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
分類:注目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