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金斧
(1).斤和斧。 汉 桓宽 盐铁论·徭役:“屠者解分中理,可横以手而离也。至其抽筋凿骨,非行金斧不能决。” 马非百 注:“金斧,当作‘斤斧’……斤斧,斧刃纵,斤刃横。都是砍东西用的工具。”
(2).指以黄金为饰的斧,古时用作天子之仪仗。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金斧,黄鉞也…… 三代 通用之,以断斩。今以金斧黄鉞为乘舆之饰。”
《國語辭典》:立仗马(立仗馬)  拼音:lì zhàng mǎ
排立在宫门前的仪仗马。比喻畏祸而不敢直谏的臣子。《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列传上。李林甫》:「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國語辭典》:行障  拼音:xíng zhàng
屏风一类的物品,可以随地移置。《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宗少文传》:「测善画,自图阮籍遇苏门于行障上,坐卧对之。」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阳羡书生》:「女子口吐一锦行障,书生仍留女子共卧。」
《漢語大詞典》:霓幢
神仙以云为幡幢。借指神仙的仪仗。 唐 顾云 《华清词》:“九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幢引烟策。”参见“ 霓旌 ”。
神仙以云霓为车盖。借指神仙的车驾。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霓幢鹤轡,优游松月之乡;蕙鬱兰芬,瀟洒虚无之路。” 元 王恽 《仙游曲》:“庭竹无人緑满窗,幽香和露溼霓幢。”
《國語辭典》:霓旌  拼音:ní jīng
一种仪仗。以五采羽毛装饰的旗帜,因像虹霓,故称为「霓旌」。唐。岑参 题观楼诗:「羽盖霓旌何处在,空留药臼向人间。」唐。杜甫〈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漢語大詞典》:玉钺(玉鉞)
(1).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文坛如命将,可以持玉鉞。”
(2).饰玉或玉制的钺。古代作为仪仗或用于殉葬。新五代史·周臣传·王朴:“ 世宗 临其丧,以玉鉞叩地,大慟者四。” 清 唐甄 潜书·善游:“ 夏后氏 之琱戈, 殷 人之玉鉞, 周 人之石鼓,皆寳也。”
《漢語大詞典》:雉羽
(1).雉的羽毛。色泽鲜艳,古人服饰仪仗常用以为饰。宋史·仪卫志一:“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故於文从‘羽’。”
(2).指代仪仗。 元 周伯琦 《考试乡贡进士》诗:“豹斑开晓雾,雉羽烂晴虹。”
《漢語大詞典》:全兵
(1).指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没有仪仗和辎重之累。汉书·韩王信传:“ 胡 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乡,徐行出围。”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言唯弓矛无杂仗也。”一说,仅有兵刃而无铠盾。
(2).谓军队不受损伤。《文选·潘岳〈关中诗〉》:“夫岂无谋,戎士承平。守有完郛,战无全兵。” 李善 注:“《孙子兵法》:凡用师以全兵为上。”
《漢語大詞典》:宫仗
帝王的仪仗。 唐 白居易 《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宫仗辞天闕,朝仪出国门。” 宋 徐铉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行止不离宫仗影,衣裾尝惹御鑪烟。”
分類:帝王仪仗
《漢語大詞典》:方扇
古代仪仗名。方形之扇。晋书·舆服志:“次三卿,并骑,吏四人,铃下二人,执马鞭辟车六人,执方扇羽林十人,朱衣。”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登门肆赦:“其日,驾自 文德殿 ……楼下排立次第:青龙白虎旗各一、信旗二、方扇二。” 元 萨都剌 《题四时宫人图》诗之二:“蓝衫一女髻垂耳,手持方扇立坐傍。”
分類:仪仗方形
《漢語大詞典》:文卫(文衛)
仪仗警卫。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武帐临光宅,文卫象鉤陈。” 唐 杨思玄 《奉和圣制过温汤》:“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
分類:仪仗警卫
《國語辭典》:掌扇  拼音:zhǎng shàn
一种有长柄的大扇,由人擎举紧随于轿子或神座之后,为一种仪仗。《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常驾出,有红纱贴金烛笼二百对;元夕加以琉璃玉柱掌扇。」《儒林外史》第六回:「厅上的客说道:『也不必等吹手,吉时已到,且去迎亲罢。』将掌扇掮起来,四个戴红黑帽子的开道。」
《漢語大詞典》:御盖(御蓋)
黄罗伞盖。帝王仪仗之一。后汉书·祭遵传:“时 遵 有疾,詔赐董茵,覆以御盖。復令进屯 陇 下。” 南朝 梁 刘孝威 《半渡溪》诗:“入营陈御盖,还家乘紫车。皇恩知已重,丹心恨不紓。”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御盖:皇上御殿,设绣盖;巡幸卤簿,设黄罗销金九龙三檐曲柄伞盖。”
《漢語大詞典》:金障
金色的障扇。帝王临朝或出巡的仪仗。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郊祀曲》:“鎗鎗玉鑾动,溶溶金障旋。” 唐 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
《漢語大詞典》:五明扇
(1).仪仗中用的一种掌扇。 晋 时只限于帝王使用。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五明扇, 舜 所作也。既受 尧 禪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秦 汉 公卿大夫皆得用之。 魏 晋 非乘舆不得用。”神宫中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神霄,皆赐威仪,设於殿帐座外面南东壁,从东第一架六物,曰锦繖、曰絳节、曰宝盖、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絳綃玉女五百餘人,或执五明之扇,或捧八宝之盂,环侍左右。”
(2).指团扇。或泛指扇。 隋 卢思道 《美女篇》:“ 京洛 多妖艷……时摇五明扇,聊驻七香车。” 唐 乔知之 《长信宫树》诗:“叶映九春华,香摇五明扇。”亦省作“ 五明 ”。 晋 陆机 《羽扇赋》:“昔者 武王 玄览造扇於前,而五明安众,世繫於后,各有託於方圆,盖受则於箑蒲……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
《國語辭典》:赛会(賽會)  拼音:sài huì
1.一种用仪仗、鼓乐和杂戏等迎神出庙巡行的集会。《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晓得春秋两次赛会,至多不过用掉一二百银子,可好把这注款子拨到学堂,充为常年经费。」
2.陈列物品以供人观摩的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