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亲游(親游)
亦作“ 亲游 ”。 犹亲友。梁书·徐勉传:“亲游宾客,毕来弔问。”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之,少日便尽。”
分類:亲友
《國語辭典》:侄儿(姪兒)  拼音:zhí ér
称谓。称兄弟或同辈男性亲友的儿子。也称为「侄子」。
《漢語大詞典》:送夏
(1).谓送别夏天。 晋 潘尼 《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 朱明 送夏, 少昊 迎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2).旧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赠送夏令用物给女与婿,谓之“送夏”。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妇女》:“《金陵杂誌》:‘送夏……女儿出阁后,一逢夏日,即送壻与女罗纱之衣。’”
(3).指农家于夏忙结束后走访亲友。 贾平凹 《浮躁》六:“麦子全部收清后……点种了包谷,开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麦面的馍馍走亲访友的送夏了。”
《漢語大詞典》:买春钱(買春錢)
科举考试时代亲友给落选者提供的酒食费。云仙杂记·买春钱《承平旧纂·逢原记》:“进士不第者,亲知供酒肉费,号买春钱。”
《漢語大詞典》:坐歌
旧时 广东 一带的婚俗,成亲前夕男女行醮时亲友唱歌致贺。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俗好歌》:“其娶妇而亲迎者……先一夕男女行醮,亲友与席者,或皆唱歌,名曰坐歌。”
《漢語大詞典》:南心
身在南方而怀念远处亲友的心情。 南朝 宋 吴迈远 《古意赠今人》诗:“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唐 孟郊 《有所思》诗:“此时西去定如何,空使南心远凄切。”
《漢語大詞典》:驿信(驛信)
驿使传递的信件。借指亲友的音信。 金 刘迎 《梅》诗:“谁道江梅驛信迟,碧琅玕里见横枝。为寻疎影暗香处,独立嫩寒清晓时。”参见“ 驛使梅花 ”。
《漢語大詞典》:驿使梅花(驛使梅花)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清 李调元 《青门画菊见赠余亦自画墨梅答之仍用前韵》:“驛使梅花寄所思,老人特地写枯枝。”
《国语辞典》:纳流(纳流)  拼音:nà liú
容纳细流。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纳流迷浩瀚,峻址得嵚崟。」
《漢語大詞典》:免坐
古代法律,本人犯罪时,亲友亦应连坐治罪。对其亲友免予治罪,谓之“免坐”。晋书·刑法志:“律之初制,无免坐之文……宜总为免例,以省科文,故更制定其由例,以为免坐律。”
《漢語大詞典》:鹣蟨(鶼蟨)
比翼鸟和比肩兽。比喻关系密切的亲友。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鶼蟨。”
《漢語大詞典》:眷者
指亲友中熟识的人。南齐书·刘瓛传:“吾性拙人閒,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皆眷者所共知也。”
《漢語大詞典》:肃修(肅修)
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如:肃修上达;肃修寸柬。
《國語辭典》:辈分(輩分)  拼音:bèi fen
亲族或世交中长幼的次序。如:「论辈分,由您入上座,当之无愧。」《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黑大叔又回过脸儿朝贾大少爷说道:『你父亲叫我大叔,你是他儿子,怎么也叫我大叔,只怕辈分有点儿不对罢?』说完,哈哈大笑。」
《漢語大詞典》:寄贶(寄貺)
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词。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寄貺佳酒,岂惟 海南 所无,殆二 广 未尝见也。”
《國語辭典》:辞灵(辭靈)  拼音:cí líng
出殡之前,亲族宾友向灵柩行告别礼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