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五月渡泸
 
渡泸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朝宋·裴松之注:「《汉书地理志》曰:泸惟水出牂牁郡句町县。」

例句

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贾岛 巴兴作

典故
五月飞霜
 
含悲系燕狱
  
燕霜感
 
邹生哭
 
邹衍囚燕
 
邹衍感彼苍
 
邹衍系狱
 
相关人物
邹衍


《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刘瑜〉~856~
「邹衍匹夫,杞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唐·李贤注引《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天为之下霜。」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上书启·上书·诣建平王上书〉~786~
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唐·李善注引《淮南子》曰:「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
《论衡》卷五《感虚》
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哭,天为陨霜。

简释

燕霜:指冤狱。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例句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李白 古风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 王巨仁 愤怨诗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 袁郊

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五月披裘
   
负薪裘
 
负裘

相关人物
披裘公


晋·皇甫谧《高士传》上卷
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遗金,顾而睹之,与公曰:「取彼金。」公投鏕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而视之卑?吾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季子大惊,既谢而问其姓名,曰:「何足语姓名?」

简释

负薪裘:咏隐士。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例句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李白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王昌龄 放歌行

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

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韦应物 野居书情

负薪客,归去来。 冯著 行路难

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 骆宾王 畴昔篇

《漢語大詞典》:燕霜
初学记卷二引《淮南子》:“ 邹衍 事 燕惠王 ,尽忠。左右譖之,王繫之。仰天而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后以“燕霜”为蒙冤之典。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我无 燕 霜感,玉石俱烧焚。”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由于内战,使得‘玉石俱焚’, 李白 本人正被囚在狱中等待处分。说‘我无 燕 霜感’,其实正是我有弥天的 燕 霜之感。”
分類:蒙冤
《國語辭典》:飞霜(飛霜)  拼音:fēi shuāng
1.降霜。《文选。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
2.白色的盐。宋。柳永〈煮海歌〉:「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國語辭典》:飞白(飛白)  拼音:fēi bái
1.飞白书的简称。参见「飞白书」条。
2.白,白字、别字。飞白指将语言中的方言、俗语、吃涩、错别,故意加以记录或援用的修辞方法。
《漢語大詞典》:披裘
(1). 汉 严光 少时与 刘秀 同游学,有高名。及 刘秀 称帝,隐居不出。 刘秀 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 估计他就是 严光 ,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髮,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 清 赵翼 《严滩》诗:“披裘跡近衒,加腹气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 胡怀琛 《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 长吉 囊。”
(2).见“ 披裘负薪 ”。
《國語辭典》:披裘负薪(披裘負薪)  拼音:pī qiú fù xīn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國語辭典》:负薪(負薪)  拼音:fù xīn
担负薪材。《礼记。少仪》:「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文选。阮籍。诣蒋公》:「负薪疲病,足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