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议谥(議謚)
亦作“ 议諡 ”。 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謚”。国语·楚语上:“王卒,及葬, 子囊 议謚。”晋书·秦秀传:“ 何曾 卒,下礼官议諡。”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 宝应 中,二圣山陵有司议諡,事不师古,变而行权。” 清 冯景 《濮议议》:“始议謚时,有司奏为人后者为之子,故降其父母不得祭。”
《漢語大詞典》:考迹(考跡)
亦作“ 考跡 ”。
(1).考核事迹。
(2).犹考订。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不知今之经典,古之官书,其用在考跡异同,而不在寻求义理。”
《国语辞典》:叙勋(叙勋)  拼音:xù xūn
依据立功事迹大小,比照勋赏条例规定叙予勋赏。叙勋时期,除有特殊功绩或必要者外,每年分「国庆」、「元旦」两次辨理。国庆叙勋以战功考绩特优,奉准存记叙勋为限。元旦叙勋,以平时成绩为限。
《漢語大詞典》:功迹(功蹟)
功迹。 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但指事説实,直载其词,则善恶功跡,皆据事足以自见矣。”
功业与劳绩。 清 戴名世 《书阎宁前墓志后》:“余既缮写一通,以復于 石秋 ,而復书其后如此。至 寧前 之功蹟,誌已详之矣。”
功劳和事迹。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附录 汉 班固 曰:“治民则 黄霸 …… 赵广汉 之属,皆有功迹见述於后。”
《漢語大詞典》:传志(傳誌)
亦作“ 传誌 ”。 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文公能画:“又 欧文 説 林逋 亦能画,皆传志所不载也。” 清 恽敬 《〈李氏三忠事迹考证〉书后》:“ 宜兴 李庆来 鹿耔 采集先世三忠事蹟,为考证一卷,而以诸名人所为传志杂文冠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而废弃、外来、新造之语,皆不得代,此文辞之恒例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沿路有人发一张《克氏日报》,上面还载着许多弔文传志。”
《漢語大詞典》:位行
名位与事迹。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党锢牵连之贤:“而一时牵连获罪,甘心以受刑诛,皆节义之士,而位行不显,仅能附见者甚多。”
分類:名位事迹
《國語辭典》:佚事  拼音:yì shì
正史上没有记载的或已散失的故事。如:「上历史课时,老师常常会说一些古人的佚事给我们听,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清史稿。卷五○五。艺术列传四。甘凤池》:「或云凤池年八十馀,终于家。江湖间流传其佚事多荒诞,著其可信者。」
《漢語大詞典》:行诣(行詣)
走访,拜谒。宋书·羊欣传:“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
指行为事迹。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话》卷五:“其行诣卓然,殆 陈东 、 欧阳澈 之流,非如江湖诗人,仅以风雅自命而已。” 叶圣陶 《乡里善人》:“既然要请 鲁老先生 做寿序, 康翁 该写点儿生平行诣的节略给他吧。”
《国语辞典》:追晋(追晋)  拼音:zhuī jìn
陆、海、空军军人,因作战成仁,事迹壮烈,足为全体官兵楷模;或奉命深入敌区,服行特别任务,因而殒命,其壮烈事迹足以激奋民心者;或生前著有功勋,曾奉颁或追颁勋章、勋刀有案;或系因公殉职,足资矜式者,在其死亡后,追晋其较生前高一阶之官位。
《國語辭典》:系谱(系譜)  拼音:xì pǔ
记载一个家族或氏族间亲属关系的谱牒。如《新镌吴越钱氏续庆系谱》。
《漢語大詞典》:郡书(郡書)
古代史志的一种。记载乡邦耆旧事迹的方志。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 汝潁 奇士, 江 汉 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 圈称 《陈留耆旧》、 周斐 《汝南先贤》、 陈寿 《益都耆旧》、 虞预 《会稽典録》。此之谓郡书者也。” 浦起龙 通释:“此谓乡邦旧德之书,视史家为繁。”
《漢語大詞典》:佛画(佛畫)
古代一种绘画艺术。内容为宣扬佛教教理及佛教史上的事迹。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在 唐 ,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
《漢語大詞典》:代纪(代紀)
即世纪。记载帝王世系及其事迹的史籍。 唐 代避 太宗 讳,改“世”为“代”。史记·殷本纪“ 帝甲 崩,子 帝廩辛 立” 唐 司马贞 索隐:“汉书·古今人表《帝王代纪》皆作‘ 冯辛 ’。”
《國語辭典》:墓志铭(墓誌銘)  拼音:mù zhì míng
古时埋葬死人,为防陵墓变迁,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内容分墓志与墓铭两种,墓志是散文,记死者姓名、生平;墓铭是韵文,是对死者的称颂、安慰或悼念。
《国语辞典》:建坊  拼音:jiàn fāng
古时某人因获功名或特殊事迹,故而官方乃在他的居屋前,以木或石建一牌楼,用来表扬他的功绩。《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建坊:旌表之事,应赐金建坊于所居,坊或石或木为之,古所谓华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