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了不
绝不;全不。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金 元好问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分類:了不绝不
《國語辭典》:了不得  拼音:liǎo bù de
1.超乎寻常。《文明小史》第七回:「却喜这些人都有住处,把他喜的了不得。」
2.情势严重。《老残游记》第八回:「可了不得,我们走差了路,走到死路上了。」
3.不愿意、办不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一出》:「老畜生,你怎地了不得。」
《國語辭典》:了不起  拼音:liǎo bù qǐ
1.杰出,超乎寻常。如:「贝多芬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曲家。」
2.至多也不过。表示极限之意。如:「没关系,了不起我赔他一件衬衫就是了。」
《国语辞典》:可了不得  拼音:kě liǎo bù de
表示惊讶之词。如:「可了不得,这个人居然当选了模范生!」
分类:惊讶
《国语辞典》:虱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虱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拼音:shī duō le bù yǎo,zhài duō le bù chóu
(谚语)比喻事情已到了无法改变的地步,只好听其自然。如:「你再紧张也没有用,正所谓『虱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漢語大詞典》:不了不当(不了不當)
犹言拖泥带水,没有了结。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这老人忒没正经……知道五年十年在世,却去干这样不了不当的事!”
《國語辭典》:了不成  拼音:liǎo bù chéng
1.表示情况严重。如:「闯下这场祸了不成,快想办法补救吧!」
2.表示程度超乎寻常。《歧路灯》第三回:「王氏听说弟妇到,喜的了不成。」
《漢語大詞典》:了不的
(1).不得了。表示情势严重。《水浒传》第一○二回:“大嫂不要取笑,我闪朒了胁肋,了不的。”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四场:“我这里越思想越高兴,了不的锅底下柴火着到外边。”
(2).指超过寻常。红楼梦第二七回:“我喜欢的了不的。” 孔祥荣 《井台会》:“机器迷,了不的,从区到县有名气。”
《高级汉语词典》:了不可得
到最后也得不到
《分类字锦》:了不异人(了不异人)
世说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
分类:
《國語辭典》:刺眼  拼音:cì yǎn
1.触目。引申为光线或颜色令人眩目。唐。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如:「夏天的阳光非常刺眼。」
2.惹人注目且使人觉得不顺眼。《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但是报上宗旨须得改变,非但一句犯上话不敢说,就是稍须刺眼的字也得斟酌斟酌了。」
《國語辭典》:杀害(殺害)  拼音:shā hài
以不正当理由而将人杀死。《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
《國語辭典》:别赋(別賦)  拼音:bié fù
文章名。南朝梁江淹作,历述各种离别之情。文中藉由不同的人事与背景,描绘出慷慨壮烈或缠绵悲切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全文充满感伤情调,为人传诵。
《國語辭典》:走火  拼音:zǒu huǒ
1.误动枪枝扳机而射发枪弹。如:「擦枪走火时,常会误伤人。」
2.电线的电流发生短路,冒出火花。如:「电线走火,容易发生火灾。」
《漢語大詞典》:泄露天机
泄露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例如:君此去切不可泄露天机,恐遭大祸。——《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