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箭道
旧时官府所设练习射箭的场所。 唐 元稹 《酬窦校书二十韵》:“令夸齐箭道,力鬭抹弓弦。”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从后门顺着东边界墙,向南有个箭道,由那一路出去,便是马圈厨房。” 许地山 《集外·女儿心》:“因为她很喜欢它,每常骑它到箭道去玩。”
《漢語大詞典》:散射
(1).谓礼射及习射。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痺矢,用诸散射。” 郑玄 注:“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
(2).指光线、声音等由一点向四周发射、传送。 茅盾 《子夜》一:“从屋子里散射出来的无线电音乐在空中回翔。” 杨朔 《征尘》:“电灯,因着电力的不足而散射着黄橙橙的光线。”
《漢語大詞典》:招箭
习射时站在箭靶旁查看。宋史·礼志十七:“苑中皆有射棚,画晕的。射则用招箭班三十人,服緋紫绣衣、帕首,分立左右,以唱中否。”元史·刑法志四:“诸军士习射,招箭者不谨,致被伤而死,射者不坐,仍徵烧埋银。”
《漢語大詞典》:郊射
周 制,天子出郊祭天,于射宫命士习射,以选拔人才。礼记·乐记:“散军而郊射。” 孔颖达 疏:“郊射,射於射宫,在郊学之中也。天子於郊学而射,所以择士简德也。”
《漢語大詞典》:唐弓
周 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 郑玄 注:“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 林尹 注:“王、弧为强弓,夹、庾为弱弓,唐、大为中弓。” 唐 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序》:“唐弓在手,夏箭斯发。”
《國語辭典》:鹄的(鵠的)  拼音:gǔ dì
1.练习射箭的目标。《战国策。齐策五》:「今夫鹄的,非咎罪于人也,便弓引弩而射之,中者则善,不中则愧。」
2.目的。如:「推动司法改革,既以促成政府守法为其鹄的,即应讲求司法保障人权的实效。」
《漢語大詞典》:司旌
习射时负责举旗以示箭之中否。《文选·张衡〈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设三乏,厞司旌。” 薛综 注:“司旌,谓执旌司射,中当举之。” 张铣 注:“乏,以皮革为之,令人隐於内,举旌以指箭中不、高下。”
《漢語大詞典》:博射
我国古代一种游戏性的习射方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江 南谓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準的,揖让昇降,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 王利器 集解:“梁书·萧琛传:‘善弓马,遣人伏地持帖,奔马射之,十发十中;持帖者亦不惧。皮与帖俱谓射垛也。博射如博弈也。’”南史·柳恽传:“ 惲 尝与 琅琊王 瞻博射,嫌其皮阔,乃摘梅帖乌珠之上,发必命中,观者惊骇。”
分類:游戏习射
《國語辭典》:靶子  拼音:bǎ zi
射击的目标。如:「他一箭便射中靶子。」
《漢語大詞典》:恒矢(恆矢)
周礼八矢之一。礼射和习射时所用的箭。周礼·夏官·司弓矢:“恆矢,庳矢,用诸散射。” 郑玄 注:“恆矢,安居之矢也,庳矢,象也。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
《漢語大詞典》:靶牌
即靶子。练习射击或射箭的目标牌。《上海滩》1992第第4期:“未等剃头匠喘过气来,他又被两兵勇架到靶牌前立定。”
《漢語大詞典》:庳矢
古代八矢之一,主要用于习射、礼射等。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庳矢,用诸散射。” 郑玄 注:“恒矢,安居之矢也。庳矢象焉。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 林尹 注:“恒矢、庳矢前后轻重平均,其行较平稳,用以礼射、习射等。”
分類:八矢习射
《国语辞典》:打靶场(打靶场)  拼音:dǎ bǎ cháng
实弹练习射击的场所。如:「他在打靶场中表现杰出,百发百中。」也称为「靶场」。
《國語辭典》:箭靶子  拼音:jiàn bǎ zi
1.射箭时的标的物。也称为「箭垛」、「箭垛子」。
2.比喻为被攻击的目标。如:「由于他自视太高,目中无人,所以成为同事们的箭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