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中华文化复兴节(中华文化复兴节)  拼音:zhōng huá wén huà fù xīng jié
民国五十五年,政府为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纪念国父所创三民主义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乃颁定国父诞辰十一月十二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
《国语辞典》: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  拼音:zhōng huá wén huà fù xīng yùn dòng zǒng huì
以复兴中华文化、发扬伦理道德为宗旨而成立的社团法人。前身为成立于民国五十六年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七十九年十二月,改组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并于八十年三月举行成立大会,推选李登辉总统为会长。现阶段主要任务为配合政府推动文化建设,鼓动各界积极参与艺文活动,宣扬伦理道德观念,促进社会自觉及改善社会风气。缩称为「文复会」。
《国语辞典》: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  拼音:yìng chāng qí wéi qí jiào yù jī jīn huì
以复兴中华文化发扬围棋国粹为宗旨而设立的基金会。成立于民国七十二年八月十九日。
《国语辞典》:国民生活须知(国民生活须知)  拼音:guó mín shēng huó xū zhī
由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负责,经各方集思广益研订而成,分一般守则、食、衣、住、行、育乐六章,规定国民应遵行的生活礼仪。民国五十七年五月一日,正式颁布施行。
《国语辞典》:网际资讯网路(网际资讯网路)  拼音:wǎng jì zī xùn wǎng lù
一种透过中华电信公司所提供的电信网路与国际网际网路(internet)连接,进行各种资讯交流的系统,用户可透过此网路与国际网际网路进行电子文件的存送、档案传送或撷取各种资料库资讯等。为英文High Network的意译。英文简称为HiNet。
《国语辞典》:妇联会(妇联会)  拼音:fù lián huì
西元1950年由蒋宋美龄组织成立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之后更名为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1996年更名为中华民国妇女联合会,简称为妇联会,系战后国民党政府特为军眷所成立。初期干部均为三军将领夫人,活动包括从事伤病官兵的服务、阵亡将士遗族的扶助,及一般清苦军眷的周济等工作,也包括播放劳军电影、协建眷村与眷村工作、缝纫军服与母职等女性角色之培养。
《国语辞典》:公路节(公路节)  拼音:gōng lù jié
中华道路协会因公路法自民国四十九年七月一日起施行,决定并呈准以五十四年七月一日为第一届公路节。
《国语辞典》:华埠(华埠)  拼音:huá bù
华侨在侨居地聚集的社区或商圈,因保存中华传统风俗及生活习惯,而形成特有的风格,外人称为「华埠」。如:「她当选为旧金山华埠小姐,将代表旧金山参加全美华埠小姐选拔。」也称为「唐人街」、「中国城」。
《国语辞典》:华视(华视)  拼音:huá shì
中华电视台的缩称。参见「中华电视台」条。
《国语辞典》:奥会模式(奥会模式)  拼音:ào huì mó shì
国际体坛称中华队参与国际活动时的一种模式。即要求中华队需在「中华」之下加上「台北」字样,使用经各国际体育组织核准的旗帜与会歌。但并非所有的国家或国际体育组织都会提出此要求。
《国语辞典》:西门町(西门町)  拼音:xī mén dīng
位于台北市中华路至淡水河岸一带的商业区。参见「西门商业区」条。
《国语辞典》:文复会(文复会)  拼音:wén fù huì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的缩称。参见「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条。
《漢語大詞典》:工人日报
1949年7月创刊于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1966年12月停刊。1978年10月复刊。
《漢語大詞典》:独立自由奖章
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颁发,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奖章。不分级,授予当时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脱离生产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两年以上或虽不满两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排级及其以下人员。
《漢語大詞典》:独立自由勋章
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由国家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分为三级。一级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旅级和相当于旅级及其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及其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的纵队级和新四军师级及其以上干部。二级授予当时旅、团级和相当于旅、团级的干部。三级授予当时营、连级和相当于营、连级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