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8,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大义凛然
锲核
峭法
峭核
深尅
苛峭
铐镣
其它辞典
释严峻( 樊 )
释严峻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潍州之樊氏子。父硖州刺史昭王府司马。峻材赡而学富。年十九。应进士举。以丁父艰。投南阳佛寺出家。俄从遇真禅师于荆州玉泉兰若。学观法。入城憩大云寺。众以其素究毗尼。力请临坛。模范季世。黾俛承命。后顿悟心要于观净禅师。大历初。将往青原。證所见于思禅师。未达庐陵。会真卿颜鲁公。一言而契。二年春。宜春太守。俾僧正以疏请。四年洪州刺史李花。迎止大明寺。是年三月。沐浴更衣。望空合掌而逝。寿五十九。既迁塔。弟子圆约立碑。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严峻。姓樊氏。潍州人也。父任硖州长史昭王府司马。峻性地夷然学习明利。年及十九应进士举。倏罹荼蓼思报劬劳。投南阳佛寺后抵荆州玉泉山兰若。遇真禅师示其禅观。入城泊大云寺。峻秉持戒印用之不祁凭附浮囊渡之。攸往众请临坛。复举律之宗主。僶俛承命。忽逢观净禅师顿明心法。大历元年思往清凉山。未达庐陵。见颜鲁公。一言相契胶漆如也。二年春宜春太守俾僧正驰疏请召。四年春洪州刺史李华员外延入大明寺住止。三月中俄命沐浴换衣。举望空虚合掌而逝春秋五十九。迁塔弟子圆约等于寺前大泉池立碑存焉。
《國語辭典》:大义凛然(大義凜然)  拼音:dà yì lǐn rán
形容为了公理正义,坚强不屈,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除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漢語大詞典》:锲核(鍥覈)
严峻苛刻。明史·黄道周传:“上急催科,则下急贿赂;上乐鍥覈,则下乐巉险。”
《國語辭典》:峭法  拼音:qiào fǎ
严苛的法律。《淮南子。原道》:「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汉。桓宽《盐铁论。非鞅》:「商鞅峭法长利,秦人不聊生,相与哭孝公。」
分類:严峻法令
《漢語大詞典》:峭核(陗覈)
严峻苛刻。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 田文镜 之陗覈,天下称其酷吏。”
《漢語大詞典》:深尅
犹苛刻严峻。 三国 蜀 诸葛亮 《弹李严表》:“ 严 少为郡职吏,用情深尅,苟利其身。乡里为 严 谚云:‘难可狎, 李 鳞甲。’”
分類:苛刻严峻
《漢語大詞典》:苛峭
亦作“ 苛削 ”。 谓刻薄严峻。文子·微明:“小德害义,小善害道,小辩害治,苛峭伤德。”《淮南子·泰族训》:“故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辩害治,苛削伤德。”新唐书·王毛仲传:“ 韦后 称制,令 韦播 、 高嵩 为羽林将军,押万骑,以苛峭树威。” 唐 柳宗元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其或切于事,则苛峭刻覈,不能从容,卒泥乎大道。”
分類:刻薄严峻
《國語辭典》:铐镣(銬鐐)  拼音:kào liào
手铐和脚镣。用以束缚犯人的手脚,防止其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