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画皮(畫皮)  拼音:huà pí
1.鬼怪用画成美女的人皮披在身上骗人害命。比喻掩盖丑恶实质的美丽外表。典出《聊斋志异。卷一。画皮》。如:「这种内心狠毒的女人光有美丽的外表,正像画皮一样,单只是画了一层皮,包的可是鬼怪妖魔啊!」
2.描绘出事物的表象。明。徐元太《喻林。卷七。人事门。品藻》引《大方等集经》:「声闻人悲,犹如画皮;菩萨大悲,犹如破肉,如来大悲,破骨彻髓。」清。谢章铤〈满江红。香草美人〉词:「香草美人,好怀抱,风骚有几。便拈毫,铺红染翠,画皮而已。」
《漢語大詞典》:丑问(醜問)
丑恶的名声。旧唐书·宗楚客传:“丑问充斥,秽行昭彰。”
分類:丑恶名声
《漢語大詞典》:丑厉(醜厲)
犹丑类。丑恶之人。《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丑厉。”
分類:丑类丑恶
《國語辭典》:丑事(醜事)  拼音:chǒu shì
不名誉的事。《红楼梦》第五二回:「气的是坠儿小窃,再叹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
《國語辭典》:嘴脸(嘴臉)  拼音:zuǐ liǎn
1.面貌、模样。《西游记》第九三回:「那驿丞看见嘴脸丑陋,暗自心惊,不知是人是鬼。」《红楼梦》第六回:「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的。」
2.面子。《西游记》第三一回:「既受了师父赶逐,却有甚么嘴脸,又来见人。」《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我当初出长安别亲眷之日,送什么感怀诗,分明与他告绝了,如今还有甚嘴脸好去干求他?」
3.脸色、态度。《西游记》第六八回:「汝等见他,须要行个大礼,叫他声『孙老爷』,他就招架了。不然啊,他就变了嘴脸,这事却弄不成也。」《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但是他自从到省以来,署院一直没有给他好嘴脸,差使更不消说得。」
《漢語大詞典》:疽痈(疽癰)
(1).痈疽,恶疮。 宋 曾巩 《边将》诗:“当今羌夷久猖獗,兵如疽痈理须决。”
(2).借指丑恶的事物或坏人坏事。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十一:“那种堕落的神态真是 俄国 社会的疽痈。”
《漢語大詞典》:秽闻(穢聞)
丑恶的名声;邪恶的名声。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保粹优劣论》:“非仅有碍健康,更易发生无耻秽闻。”
《漢語大詞典》:腥德
丑恶的品行。 汉 徐干 中论·虚道:“是以辜罪昭著,腥德发闻,百姓伤心,鬼神怨痛。” 唐 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怨讟溢于下国而耳不欲闻,腥德达于上天而心不求寤,迨乎颠覆,犹未知非。”新唐书·祝钦明传赞:“ 钦明 以经授 中宗 ,为朝大儒,乃诡圣僻説,引艷妻郊见上帝,腥德播闻,享胙不终。”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满洲 之亡, 汉 人之幸也。所恨者,天下习於学生之腥德,怯懦持下,寧为牛后。”
分類:丑恶品行
《漢語大詞典》:讥恶(譏惡)
(1).谓讥责丑恶的事物。 汉 张衡 《陈事疏》:“褒美讥恶,有心皆同。”
(2).喜好讥刺的恶行。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二·彦琮》:“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
《漢語大詞典》:蚩儜
亦作“ 蚩狞 ”。 庸劣;丑恶。蚩,通“ 媸 ”。晋书·文苑传·王沈:“百辟君子,奕世相生,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指秃腐骨,不简蚩儜。多士丰於贵族,爵命不出闺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 汉桓帝 时, 马子侯 自谓知音,弹《陌上桑》,左右尽笑,而 子侯 犹摇头自得。则蚩狞太过矣。”
分類:庸劣丑恶
《漢語大詞典》:臊秽(臊穢)
腥臭肮脏的气味。亦比喻丑恶的行为或低贱的地位。《隶释·汉樊毅修华岳碑》:“其德休明,则有禎祥;荒淫臊秽,篤灾必降。”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劳玉躬以役物,守臊秽以自毕。”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注目畧无所覩,但觉风雪透窗,臊秽扑鼻。”
《漢語大詞典》:九丑(九醜)
(1).九种视为丑恶的行为。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逸周书·文政:“九丑:思勇丑忘,思意丑变,思义丑□,思治丑乱,思固丑转,思信丑奸,思让丑残,思行丑顽,思仁丑舋。”
(2).指禁忌之凶日。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子胥 曰:‘今年七月辛亥……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而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天地行殃,祸不久矣!’”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渰死了的。”
(3).指凶神恶煞。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罗池石刻》:“ 龙城 柳,神所守。驱厉鬼,山左首;福土氓,制九丑。”
《漢語大詞典》:笔上蝇(筆上蠅)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官至九卿,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苛吏传》:“ 思 ( 王思 )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復来,如是再三。 思 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蹋坏之。”后以“笔上蝇”喻干扰写作的丑恶事物。 宋 梅尧臣 《李端民挽歌》:“每吐胸中凤,寧容笔上蝇。”
《漢語大詞典》:秽孽
丑恶的妖孽。荀子·大略:“交譎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 杨倞 注:“薉,与秽同;孽,祆孽。言终为国之灾害也。”
分類:丑恶妖孽
《漢語大詞典》:丑史
丑恶的历史(多指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