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三不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唐嵩岳之元圭,于佛立三能三不能。三能者:一、空一切之相,成万法之智也。二、知群生之性,穷亿劫之事也。三、度无量之众生也。三不能者:一、不能灭定业也。二、不能度无缘也。三、不能尽众生界也。传灯录四(元圭传)曰:「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无尽居士之护法论曰:「嵩岳圭禅师云:佛有三能三不能。」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三藏法数】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著,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死人〕,谓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况寿夭有限,死不复生,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三不能──佛三不能
【三藏法数】
(出景德传灯录)
〔一、不能免定业〕,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
〔二、不能度无缘〕,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
〔三、不能尽生界〕,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五不能隐形──龙五不能隐形
【三藏法数】
(出僧护经)
经云:佛与众僧在给孤独园,有海龙王变为人形来求出家。诸比丘不知是龙,即度出家。时龙比丘摄心坐禅。龙性多睡,即便睡眠,不能隐形,身满房中。同住比丘,后来入房,见龙大惊。唤众比丘。龙闻唤声,即便觉悟,还为比丘,跏跌坐禅。大众云集,但见比丘,不见龙形。众大惊疑,即往白佛。佛言:此非人也,乃是龙王。遂唤龙比丘来,为其说法,令还龙宫。后不许比丘度龙出家。故佛说此五种因缘也。
〔一、生不能隐形〕,生不能隐形者,谓龙初生之时,但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二、死不能隐形〕,死不能隐形者,谓龙报终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三、淫不能隐形〕,淫不能隐形者,谓龙交遘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四、瞋不能隐形〕,瞋不能隐形者,谓龙瞋怒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五、睡不能隐形〕,睡不能隐形者,谓龙睡眠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不能明了
【三藏法数】
不能明了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说,而亦不明了也。
不能免定业
【三藏法数】
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
不能度无缘
【三藏法数】
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
不能尽生界
【三藏法数】
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生死不能缚
【三藏法数】
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
境相不能缚
【三藏法数】
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著,故云境相不能缚。
现惑不能缚
【三藏法数】
现惑即现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著,而能见之心亦无,故云现惑不能缚。
有不能缚
【三藏法数】
有即一切有为之法,皆所见之相也。菩萨离凡,所见皆空,而无所著,故云有不能缚。
惑不能缚
【三藏法数】
惑即无明烦恼也。菩萨了妄即真,无明即是菩提,无著无不著,故云惑不能缚。(梵语菩提,华言道。)
生不能隐形
【三藏法数】
生不能隐形者,谓龙初生之时,但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死不能隐形
【三藏法数】
死不能隐形者,谓龙报终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