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分类词汇(续上)
剥猪猡
褙褡
垫肩
褡裢
搭裢
胖袄
皮褂
坎肩
连衣裙
领夹
《漢語大詞典》:剥猪猡(剥猪玀)
方言。旧时 上海 盗匪抢劫行人,并将受害人身上衣服也抢去,称为“剥猪猡”。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老先生,请您不要怕。海派会‘剥猪猡’,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玩意儿的。”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旧上海》:“有一天晚上,他看戏回来,身上的皮袍子和丝棉袄都没有了,冻得要死。这叫做‘剥猪猡’。”
《漢語大詞典》:褙褡
无袖的上衣。俗称背心。 清 袁枚 新齐谐·雷震蟆妖:“天花板内,忽有血水下滴。启板视之,见一死虾蟆,长三尺许,头戴騌缨帽,脚穿乌缎靴,身著元纱褙褡,宛如人形。”
分類:上衣背心
《國語辭典》:垫肩(墊肩)  拼音:diàn jiān
衬托在上衣肩部的软垫,可使衣服挺而平。
《國語辭典》:褡裢(褡褳)  拼音:dā lián
一种长形布袋。参见「搭连」条。《金瓶梅》第四九回:「言毕,背上褡裢,拴定拐杖,出门扬长而去。」
《國語辭典》:褡膊  拼音:dā bó
一种长形布袋。参见「搭连」条。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这老人家,这衣服怎么破了,把我这红绢褡膊与你补这破处。」
《國語辭典》:搭裢(搭褳)  拼音:dā lián
一种长形布袋。参见「搭连」条。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兀那前头的车上,掉了我的搭裢,我拾起来者。」
《國語辭典》:胖袄(胖襖)  拼音:pàng ǎo
1.传统戏剧中扮演花面的净角,在剧中角色须身材胖大,才有威严,因此在衣内衬厚棉背心,称为「胖袄」。
2.棉絮极多的短袄,军士上阵时用来防禦枪矢。
《漢語大詞典》:皮褂
用毛皮做的上衣。
分類:毛皮上衣
《國語辭典》:坎肩  拼音:kǎn jiān
无袖无领的上衣。《负曝闲谈》第二五回:「这里叫天儿脱去翎眼貂马褂,里面原来穿著鹿皮坎肩儿呢。」
《漢語大詞典》:连衣裙(連衣裙)
上衣和裙子连在一起的女装。 谌容 《减去十岁》:“她一口气跑进商店,噔、噔、噔直奔时装展销专柜,两眼扫描器似地在悬挂着的一件件耀眼的连衣裙上扫过。” 晓剑 《本市市长无房住》:“我不吭声,眯着眼凝视她白色连衣裙上蓝色的碎花。”
《漢語大詞典》:领夹(领夾,領裌)
亦作“ 领袷 ”。一种夹上衣。 克非 《春潮急》三四:“ 张久洪 手提棉领袷,在庙门外的寒风中伫立了很久。” 克非 《春潮急》四十:“要走,把身上穿的皮领裌给我脱下来!”
分類: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