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拔宅上升
 
参考典故
许宅驱鸡犬


《太清记》
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

例句

二十五家齐拔宅,人间已写上升名。 王贞白 御试后进诗

《國語辭典》:上升  拼音:shàng shēng
升高、向上攀升。如:「一夜暴雨后,导致水库水位上升」。
《国语辞典》:袅袅上升(袅袅上升)  拼音:niǎo niǎo shàng shēng
摇曳缓慢的向上升起。如:「看著那一支支烟囟袅袅上升的黑烟,真让人对台湾的生态环境感到忧心。」
《漢語大詞典》:白日上升(白日上昇)
犹言白日升天。 唐 贾岛 《赠丘先生》诗:“常言喫药全胜饭, 华岳 松边採茯神。不遣髭鬚一茎白,拟为白日上昇人。”参见“ 白日昇天 ”。
《國語辭典》:白日升天(白日昇天)  拼音:bái rì shēng tiān
1.古人以为服食仙丹,或积累善行,便可以在白日升天成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也作「白日飞升」。
2.比喻向来贫寒的人突然间富贵起来。如:「自从他得到那份奖金后,便有如白日升天似的,完全变了一个样。」
《國語辭典》:拔宅上升(拔宅上昇)  拼音:bá zhái shàng shēng
因修道而使全家升天成仙。《太平广记。卷一四。真君传》:「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也作「拔宅飞升」。
分類:全家成仙
《國語辭典》:上来(上來)  拼音:shàng lai
1.从低处到高处,或由远处到近处。如:「我们大夥都在三楼,就只有他没上来。」《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庵住著。」。
2.起初、开始。如:「他一上来便大力革新,呈现新人新气象。」
3.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由低处向高处或远处到近处。如:「你慢慢跑上来,我在山顶等你。」《红楼梦》第三回:「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著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
4.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与动词之间常插入「得、不」。如:「这问题不难,你一定答得上来。」「这种感觉很难形容,我说不上来。」
5.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增加。如:「天色渐渐黑上来了。」《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三杯酒落肚,便觉有些朦朦胧胧上来。」
《國語辭典》:上行  拼音:shàng háng
1.尊位。《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2.上市货卖。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团行》:「更有儿童戏耍物件,亦有上行之所,每日街市,不知货几何也。」《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里去偷只狗子,把来打杀了,煮熟去卖,却不须去上行。」
《漢語大詞典》:上征
(1).上升。《楚辞·离骚》:“駟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缘云上征。” 明 乌斯道 《泽畔》诗:“上征天无风,远游橐无金。”
(2).引申为向前发展。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后世学人,或更上征而无底极,然十九世纪末之言进化者,固已大就于斯人矣。”
(3).谓溯流而上。 汉 冯衍 《显志赋》:“浮 江河 而入海兮,泝 淮 济 而上征。” 唐 李白 《丁都护歌》:“ 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4).指 春秋 时 吴 、 越 、 楚 诸国征伐中原各诸侯国。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宋 、 郑 、 鲁 、 卫 、 陈 、 蔡 执玉之君皆入朝。”
《國語辭典》:上浮  拼音:shàng fú
大陆地区指价钱上涨。如:「去年平均工资上浮百分之十。」
分類:上浮上升
《國語辭典》:升腾(升騰)  拼音:shēng téng
1.向上升起。《后汉书。卷七○。郑太等传。赞曰》:「公业称豪,骏声升腾。」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公将与余,生羽毛兮。升腾青云,蹈梁甫兮。」
2.官职或事业等的高升。《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州宰不覆,竞共辟召,踊跃升腾,超等踰匹。」
《漢語大詞典》:登平
(1).上升。汉书·王莽传中:“青煒登平,考景以晷。”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言青阳之气始升以上,以成万物也。”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三:“开闢风云惨,登平日月间。”
(2).谓谷熟年丰。指升平,太平。 宋 司马光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汝其勿以金穀为末而不恤,勿以簿领为烦而不为。九功所歌,八政所重,登平之业,将汝乎取之。”
《漢語大詞典》:高达(高達)
(1).谓才高而通达。后汉书·逸民传·戴良:“ 良 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多骇流俗。” 五代 齐己 《寄欧阳侍郎》诗:“毕竟男儿自高达,从来心不是悠悠。”
(2).旷达脱俗。 北魏 高允 《酒训》:“往者有 晋 ,士多失度,肆散诞以为不羈,纵长酣以为高达。”
(3).上升。 唐 令狐楚 《为桂府王珙中丞贺南郊表》:“云敛而柴燎高达,风清而萧薌远闻。”
《漢語大詞典》:高厉(高厲)
(1).上升;高高腾起。《楚辞·远游》:“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厉。” 汉 张衡 《思玄赋》:“踰痝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2).崇高;高超。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然好胜之人,犹谓不然,以在前为速鋭,以处后为留滞,以下众为卑屈,以躡等为异杰,以让敌为迴辱,以陵上为高厉。”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 何霖 ﹞入学为廪膳生,抗志高厉,不屑屑治章句为举子业。”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其间有高厉者,清虚者,緜婉者,雄伟者,悲梗者,淫冶者;要皆归本於性情之正,彰癉之严,此万世之公理,中外不能僭越。”
(3).高蹈,高隐。 晋 潘岳 《秋兴赋》:“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紱以高厉。”
《漢語大詞典》:升跻(升躋)
(1).上升。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诗:“凿山幽隐端,气象皆昇躋。”
(2).成仙,升仙。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惟 李白 不修小节,放浪诗酒,内境超然,灵明无恙,合许昇躋,以劝世人。”
登攀。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復转入暗底,隙隘崖悬,无由著足,然而机关渐熟,升躋似易,觉明处之魂悸,不若暗中之胆壮也。”
《漢語大詞典》:翔起
腾踊;上升。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某观天下穀帛,厥价翔起。”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政总裁先后甄拔得人:“是时 竇公 以吏部右侍郎督学 浙江 ,甄拔名宿,声誉翔起。”
分類:上升
《國語辭典》:拔宅  拼音:bá zhái
因修道而使全家升天成仙。元。宋无 许山人家诗:「仙诏未颁迟拔宅,家资犹恋一溪桃。」
分類:全家迁移
《國語辭典》:拔宅上升(拔宅上昇)  拼音:bá zhái shàng shēng
因修道而使全家升天成仙。《太平广记。卷一四。真君传》:「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也作「拔宅飞升」。
分類:全家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