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三灾
【佛学大辞典】
(术语)劫末所起之三种灾害,有小大之二。
【佛学常见辞汇】
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有大小的分别,大三灾是世界将毁坏时所起的水火风三灾,小三灾是指在住中劫时,每一小劫中的饥馑、疾疫、刀兵三灾。
【佛学次第统编】
世界坏劫之相。末世众生,尤宜详知。兹述坏劫之相,所谓三灾。三灾者,劫末起三种之灾害也。有小大二种:
一、小三灾 小三灾者,谓一住劫之中,有二十增减劫,其减劫之中,起小三灾。
一、刀兵灾。   二、疾疫灾。   三、饥馑灾。
二、大三灾 大三灾者,谓住过劫而入于坏劫,坏劫有二十增减。
一、初十九增减劫,坏有情世间。
二、最后之一增减劫,坏器世间。坏有三灾:
一、火灾。   二、水灾。    三、风灾。
小三灾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住劫之中,有二十增减劫,其起于减劫之终者,谓之小三灾:一、刀兵灾,时人为非法,瞋毒转盛,相见即起猛利之害心,随手所执,皆为利刀,互相残害也。二、疾疫灾,时人具如前诸过失。故吐非人毒,而流行疾疫,遇之便命终。三、饥馑灾,时人具如前诸过失故,天龙怒而不降雨,世间久遭饥馑,多分命终。俱舍论十二曰:「从诸有情起虚诳语,诸恶业道后后转增故,此洲人寿量渐减,乃至极十小三灾现,此小三灾中劫末起。三灾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中略)刀兵灾起极唯七日,疾疫灾起七月七日,饥馑七年七月七日,度之便止。」
【佛学大辞典】
(术语)灭劫末所起之三种灾厄也。(参见:三灾)
【佛学常见辞汇】
饥馑灾、瘟疫灾、刀兵灾。据佛经说,我们的世界,每过一小劫的时间,即有小三灾的发生。当每一小劫的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即有饥馑灾,七年不雨,草木不生,人类多数都受饥饿的逼迫而死亡;人寿减至二十岁时,即有瘟疫灾,人类又病死一半;人寿减至十岁时,即有刀兵灾,这时一草一木,都变成了杀人的凶器,人类的互相瞋恨,互相杀害,直至人类所存无几才止。
大三灾
【佛学大辞典】
(术语)过住劫,则入坏劫,坏劫有二十增减劫。前十九增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一增减劫。坏器世间。坏此器世间有火灾水灾风灾之三者。是曰大三灾。此三灾非起于同时,各自轮次而起。以坏世界也。第一火灾,七个日轮,同时并出,焚烧此世界,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初禅天者。第二水灾,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第二禅天,为水所浸澜者。第三风灾,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第三禅天,一切物质。为风飘散者。其次第,先有火灾七度。后有一度水灾,更有七度火灾,复有一度水灾。如此每七火有一水,七度水灾后,更经七度火灾,有一风灾,然则三灾为一周,有八七火灾与一七水灾与一风灾,故总经六十四度之大灾。即六十四大劫也(一大劫中有成住坏空之四劫坏劫之终有一度之大灾也)。俱舍论十二曰:「初火灾兴,由七日现。次水灾起,由雨霖淫。后风灾生,由风相击。此三灾力,坏器世间。乃至极微,亦无馀在。(中略)第二静虑为火灾顶,此下为火所焚烧故。第三静虑为水灾顶,此下为水所浸润故。第四静虑为风灾顶,此下为风所飘散故。(中略)先无间起七火灾,其次宜应一水灾起,此后无间后七火灾还有一水,如是乃至满七水灾,复七火灾后风灾起,如是总有八七火灾一七水灾一风灾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劫末之三灾,有大小二种。(参见:三灾)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世界将毁坏时所发生的水灾火灾风灾。世界过了住中劫便入坏中劫,在坏中劫的二十小劫中,前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一小劫,坏器世间。火灾下自无间地狱,上坏至初禅天,水灾下自无间地狱,上坏至二禅天,风灾下自无间地狱,上坏至三禅天,四禅天以上,则无三灾之难。
大三灾坏劫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大三灾坏劫之相,谓能坏初二三禅,递次增上,至三禅止。
一、坏初禅 一大劫尽,有一火灾,坏至初禅。
二、坏二禅 七火之后,又一大劫,有一水灾,坏至二禅。
三、坏三禅 七七四十九番火,则有七水,又加七火,则为六十三大劫。至第六十四劫,乃有风灾,坏至三禅。
大三灾坏劫相
┌第一大劫    至  第七大劫     ─ 火
│第八大劫                ─ 水
│第九大劫    至  第十五大劫    ─ 火
│第十六大劫               ─ 水
│第十七大劫   至  第二十三大劫   ─ 火
│第二十四大劫              ─ 水
│第二十五大劫  至  第三十一大劫   ─ 火
│第三十二大劫              ─ 水
大三灾坏劫┤第三十三大劫  至  第三十九大劫   ─ 火
│第四十大劫               ─ 水
│第四十一大劫  至  第四十七大劫   ─ 火
│第四十八大劫              ─ 水
│第四十九大劫  至  第五十五大劫   ─ 火
│第五十六大劫              ─ 水
│第五十七大劫  至  第六十三大劫   ─ 火
└第六十四大劫              ─ 风
三灾八难
【俗语佛源】
俗称多灾多难,灾祸接连不断为「三灾八难」。「三灾」和「八难」在佛经上都有确指的内容,与俗语的泛指用法不同。佛教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大劫,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在「住劫」的后期,众生行为邪僻,寿命减少,便陆续发生饥馑、疾疫和刀兵等灾祸,称为「小三灾」。到了「坏劫」之末,则发生更为可怕的火灾、水灾和风灾,称为「大三灾」。最后的风灾,把世界吹得荡然无存,从而进入「空劫」。宋·郭若虚《图画闻见志》卷二记载,唐末僧人智蕴曾在洛阳福先寺画有「三灾变相」数壁。「八难」指的是难以见佛闻法,不能修道的八种处境:「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盲聋喑哑,五世智辨聪,六佛前佛后,七郁单越国,八者寿天。」(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八)前三难为「三恶道」,加上「盲聋喑哑」,称为「苦障」难。「郁单越国」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为「胜处」,有福无慧;「长寿天」人有寿无慧。以上二难称为「乐障」之难。此外,「世智辨聪」者自以为是,称为「恶增」之难;「佛前佛后」者无从见佛闻法,称为「善微」之难。例如《红楼梦》第四五回:「从小儿三灾八难,化的银子,照样也打出你这个银人儿来了。」(李明权)
三灾──大三灾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火灾〕,谓于坏劫时,有七日出现大火,须弥山渐渐崩坏,四大海水展转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无有遗馀,是名火灾。(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大海者,即东西南北四海也。)
〔二、水灾〕,谓初禅天已下,七番火灾,坏于世间之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渐降大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是名水灾。
〔三、风灾〕,谓二禅天已下,七番水灾已后,又经七番火灾,坏于世间,至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兼以众生业力尽故,处处生风,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馀,是名风灾。
三灾──小三灾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饥馑灾〕,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人若生时,寿减一岁,如是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以是因缘,世间人民,饥馑死者,其数无量,是名饥馑灾。
〔二、疾疫灾〕,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是名疾疫灾。
〔三、刀兵灾〕,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