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全周
(1).犹全面。《西游记》第六七回:“自拜 灵臺 方寸 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2).整个星期。《文汇报》1984.8.16:“看来,目前的门市部必须进行整顿,要从为顾客服务出发,调整营业时间,实行全周营业。”
分類:全面七夕
《國語辭典》:巧果  拼音:qiǎo guǒ
一种食品。旧俗每逢七夕用面粉和糖等,做成片状或菱形,放入油锅中炸脆,即成香脆可口的点心。
《分类字锦》:瓜盘(瓜盘)
孙樵乞巧对孟秋暮天当庭布筵有瓜于盘有果于盆
分类:七夕
《漢語大詞典》:洗车雨(洗車雨)
旧称“七夕”前后下的雨。一说专指农历七月初六日下的雨。 唐 杜牧 《七夕》诗:“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岁时广记·七夕上·洒泪雨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七月六日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则云洒泪雨。” 清 黄景仁 《七月八日夜雨偶成》诗:“今年洗车雨,应作洗尘看。”
《漢語大詞典》:星筵
七夕庆祝双星相聚的宴会。 唐 李乂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
《分类字锦》:专巧(专巧)
柳宗元乞巧文窃闻天孙专巧于天
分类:七夕
《漢語大詞典》:鹊河(鵲河)
即银河。民间传说天上 织女 七夕渡银河与 牛郎 相会,喜鹊填河成桥,故称。 唐 黄滔 《狎鸥赋》:“因嗤鸿渚,盖春去以秋来;翻笑鹊河,竟离长而会促。”《全宋词·鹧鸪天·寿妇人》:“ 织女 初秋渡鹊河。逾旬蟾苑聘 嫦娥 。” 元 王逢 《朱夫人》诗:“鹊河蟾竁肆翱翔,笑援北斗挹酒浆。”
《漢語大詞典》:巧节(巧節)
“乞巧节”的简称。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陈宜中父》:“ 陈 后以文昌出守 七闽 ,遇巧节,诸吏各有所献。”参见“ 乞巧 ”。
分類:七夕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國語辭典》:花瓜  拼音:huā guā
1.比喻头破血流或被骂的体无完肤。如:「脸上打得花瓜似的。」、「骂得他花瓜似的。」
2.腌制的小黄瓜。也称为「花胡瓜」。
《漢語大詞典》:月曜
(1).月光照耀。 宋 韩驹 《淮上书事》诗:“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
(2).七曜日的第二日,即星期一。
《漢語大詞典》:赐巧(賜巧)
传说七夕,天上牛郎织女相会,赐人间妇女以智巧。《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夫人曰:‘世谓今宵 天孙 赐巧,小女辈未能免俗,谩设瓜果之筵,亦尝命之赋小诗,以纪佳节。’”
《国语辞典》:周会(周会)  拼音:zhōu huì
机关、学校、团体每星期一次的定期集会。
《分类字锦》:秋诺(秋诺)
王勃 七夕赋 鄙尘情于春念,拟仙契于秋诺。
分类:七夕
《漢語大詞典》:七孔针
亦作“ 七孔针 ”。 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西京杂记卷一:“ 汉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开襟楼 。”太平御览卷三一引南朝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綵楼,穿七孔针……以乞巧。”
《漢語大詞典》:相连爱(相連愛)
汉 时习俗,七夕以彩线相缚,表示相爱。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 ﹞七月七日临 百子池 ,作 于闐 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羈,谓为‘相连爱’。” 宋 曾慥 类说西京杂记作“相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