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符
(1).一道符箓。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北齐书·方伎传·由吾道荣:“ 晋阳 人某,大明法术……及河,值水暴涨,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
(2).全相符合。朱子语类卷十八:“前圣后圣,心心一符,如印记相合,无纤毫不似处。”
《漢語大詞典》:重固
稳固。国语·越语下:“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
一道又一道防御工事。 汉 扬雄 《城门校尉箴》:“盘石唐芒,袭险重固。”
《漢語大詞典》:同揆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 清 魏源 《大学古本叙》:“以《中庸》《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 章炳麟 《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漢語大詞典》:一二三
(1).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 太上老君 授 张道陵 “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四游记·果老殿中辨鹿》:“时有 叶法善 者, 嘉禾 人,世为道士,尝游 白马山 古室,遇二仙人,授以正一二三之法,能制服怪鬼。”
(2).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正末﹞做出门科云:‘且住,私场演,官场用。若到 开封府 去,他不説时,如何是了?待俺试敲咱。这是盆沿儿。’做敲科云:‘一、二、三。’”
(3).犹言头绪、办法。雍熙乐府·一枝花·道情套曲:“飘零的不知明暗,默默的自取勘。眼底浑无一二三,流落在江南。”
(4).原由。 刘宾雁 《关东寿人传》第二章:“无缘无故关了我一千多天了,我能不要求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
《漢語大詞典》:上清宫
(1).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 江西 贵溪县 上清镇 。 唐 代名 真仙观 , 宋 大中祥符 时改 上清观 , 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宫 , 元 改 正一 万寿宫 , 清 改称 大上清宫 ,简称 上清宫 。“上清”为道家所称的神仙居处,故其他道观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浒传》第七二回:“ 李师师 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 上清宫 ,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
(2). 五代 前蜀 宫观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宫 ,塑 王子晋 像,尊以为 圣祖至道 玉宸皇帝 ,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
《漢語大詞典》:痕痕
犹言一道道。 宋 杨万里 《过刘村江》诗:“波走痕痕日,江呈岸岸秋。”
分類:一道道道
《漢語大詞典》:六六鳞(六六鱗)
鲤鱼别称。鲤鱼脊中鳞一道,每片鳞上有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埤雅·释鱼。古诗有“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语,后遂以“六六鳞”指代书信。 宋 宋庠 《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诗:“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 宋 陆游 《九月晦日作》诗:“ 锦城 谁与寄音尘,望断秋江六六鳞。”亦称“ 六六鱼 ”。 宋 宋祁 《祗答太傅邓国张相公》:“君轩恋结萧萧马,客素愁凭六六鱼。”
《国语辞典》:头道(头道)  拼音:tóu dào
第一道。如:「头道门」、「头道菜」。
分类:一道
《漢語大詞典》:外郭
内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魏书·萧衍传:“ 衍 将 姜庆真 袭陷 寿春 外郭,州军击走之。”明史·王杼传:“筑京城外郭,修 通州城 。”
《國語辭典》:界面  拼音:jiè miàn
两种不同物质或状态之间的接触面。
《漢語大詞典》:分蜜
制糖的一道工序,把熬出来的糖膏里的糖蜜和糖的结晶分离开。
《漢語大詞典》:一滚
犹言混在一道。朱子语类卷三四:“此四句,是四件事,不可一滚説了。”
分類:一道
《漢語大詞典》:踏布
亦作“蹋布”。 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观音峰:“距 上津桥 西北半里,地久废为踹坊,皆布商所佣蹋布者居之。”
《漢語大詞典》:道尹
官名。 民国 三年置,为一道之行政长官,管理所辖各县的行政事务。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三篇:“ 赵尔丰 是有名的杀人狂, 四川 人叫他是‘屠户’。他曾经做过 四川 的 永宁 道尹。” 沈从文 《新与旧》:“到霜降时节,道尹必循例验操,整顿部伍。”
《漢語大詞典》:焙烘
烘烤。制茶的一道工序。 吴晨笳 《姐妹》:“接连三四个晚上,我在炒茶房里没有看到 琴荷 ,她在里边房里做熟手的焙烘工作。”